盛夏的沂蒙大地,生机勃勃。在沂蒙山深处,连接孟良崮和沂蒙红嫂纪念馆的“爱尚沂南·红色之旅”公路,鲜花红艳,绿树摇曳,如一条长龙飞腾于崇山峻岭之中,这条红色公路传承着沂蒙精神,渲染着红色文化,带动着沂南全域旅游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沂南县以农村公路为纽带,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公路成为激活乡村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民生福祉的 “黄金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激活自然资源,让乡村 “亮” 起来
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乡村美景、特色物产,因农村公路的延伸而焕发生机。“爱尚沂南 红色之旅”环线的建成,让三山沟村等 30 多个沿线村庄告别了交通不便的困境。道路串联起的不仅是村落,更是山林、溪流、古村落等原生态资源。依托便捷交通,当地打造的 5 处 4A 级景区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目的地,2 个村庄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曾经寂静的山村如今游客如织,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在交通赋能下充分释放。
驱动产业升级,让农民 “富” 起来
农村公路的畅通,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架起了 “高速桥”。岸堤镇村公交路公路建成后,沿线1万余亩经济林和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迎来发展机遇,农产品运输成本大幅降低,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在农村物流领域,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打通了 “最后一公里”,全县 1500 多家中小企业在电商平台崭露头角,100 多种特色产品走向全国,邮政买卖惠平台的 1300 余户农村超市零售商也搭上了发展快车,形成了 “公路通、产业兴、农民富” 的良性循环。
提升民生福祉,让生活 “美” 起来
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乡村的外在面貌,更深刻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品质。户户通硬化路的实现,让村民告别了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的日子。沂南县南石门村的孩子不再需要凌晨5点起床,走两小时山路上学,现在校车能直接开到村口。岸堤镇冯家庄子村刘燕家的蜜桃每天收购量达2万斤,运输车辆直接开到家门口。运输物流方便快捷,全县建成3处农村客货邮综合物流中心,对16处镇级物流中转站进行提升改造,整合乡村驿站 298处,全县行政村物流配送覆盖率达100%。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如今的沂南,农村公路已不仅仅是出行的通道,更是乡村振兴的 “毛细血管”,滋养着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养护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这些公路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推动沂南乡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篇章。(通讯员 孙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