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透亮,68岁的曾庆芬已带着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叩响第一位老人的房门,为老人开展理发、换药擦药、测量血压、洒扫除尘等日常服务工作。这支由中低龄老人组成的互助队伍穿梭在湄潭县抄乐镇山坳间,将生活照料与健康守护送进农家小院。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服务队脚步不停。
在湄潭县抄乐镇,这样的“银龄互助”已成日常,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成员们用爱心与温情,帮农村老人把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服务。
立足农村老龄化实际,湄潭县抄乐镇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让老人们在熟悉的乡土间,用最朴素的方式温暖彼此的晚年。7月23日,由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师生组成的校媒融合调研组走进湄潭县抄乐镇,探访当地农村互助养老实施情况。
抄乐镇养老服务驿站。
老人们在抄乐镇养老服务驿站开展活动。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抄乐镇广泛动员身体较好、热情较高的低龄老人组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倡导“低龄做志愿,高龄取服务”的理念,开展探访关爱、陪聊疏导等志愿活动,互帮互助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整合湄潭县基层治理“寨管家”模式,在现有的组干部、寨长、网格员中选取部分有能力、有爱心、有时间、乐奉献的人员,成为养老互助员,对特殊困难老人开展探访关爱、代买代卖、捡药送医、应急联系、心灵陪伴等活动,采取“邻里互助、适当补助”方式,解决群众养老服务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
抄乐镇群丰村党支部书记廖良峰为调研组介绍群丰村四方井养老互助点情况。
目前,抄乐镇的互助养老服务主要有上门服务与集中服务两种形式。上门服务主要为行动不便、独居高龄、经济困难、散居特困、身体残障等老年人开展助浴、助洁、助餐、助医、探访关爱等服务,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集中服务则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摸底,结合老年人服务需求,制定互助养老集中服务清单,通过组织老年人到驿站、幸福院、互助点开展文化娱乐、体检、剪发、集体过生日、健康讲座、聚餐交流等活动,解决活力老人的服务需求。通过适当补助集中服务活动,组建居家上门服务队开展低偿专业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要。
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检查身体。
“我常想,等自己真老得动不了了,有这样的队伍搭把手该多好。所以现在只要能为有需求的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乐意去做。”曾庆芬脸上带着爽朗的笑,语气里满是真诚。
“不过刚开始开展志愿服务还是有困难,不是所有老人都能一下子理解。有的老人觉得‘哪有平白无故的好’,对我们总带着些防备。”说起最初的质疑,曾庆芬轻轻叹了口气,却很快又扬起嘴角:“但我们用真心换真心,日子久了,老人们慢慢就信任我们了。现在见了面,老远都在打招呼,那股热和劲儿,比啥都强。”
调研组与抄乐镇工作人员、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成员、农村老人合影。
“抄乐镇互助养老示范点已走过一年光景,如何让这份互助的温暖长久延续,成为当地上下最牵挂的事。”抄乐镇落花屯社区干部丁玉坦言,“眼下县民政局正谋划怎么把互助养老的‘火苗’烧得更旺,拟盘活社会及村民力量设立村级互助养老慈善基金,高效利用各类闲置空间打造互助养老阵地等,巩固服务长效机制,真正激活农村老年人的内生动力,用一桩桩‘小实事’撬动农村养老‘大民生’。”
指导老师 康红梅 刘自庆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实习生 赵莹桢 肖雪梅 文珍珠 刘欣悦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