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在河南,有两座“洛阳城”。
第一座洛阳城在地下,是十三朝古都构建的“文化之城”。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都荟洛”世所罕见,千年文脉沉睡于黄土之下,默默诉说着“神都”的繁荣与辉煌。
第二座洛阳城在地上,是如今的洛阳人建立的“活力之城”。定鼎门重焕风采,古都城门彰显盛唐气派;洛阳一拖动力澎湃,创新驱动“河南制造”走向世界;龙门石窟智慧守护,千年石刻与现代科技交织共生。
获取视频链接
7月26日,赴河南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部分与会嘉宾走进洛阳,参观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中国一拖、龙门石窟,看洛阳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守望历史。
在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最南端,一座恢宏重现的城门肃然耸立,仿佛将千年前的盛世气象重新唤醒。高墙广陌、朱门重檐,定鼎门见证着神都洛阳的荣耀与威仪。城门之上,白云悠悠,游人如织;门外车流如织、楼宇林立,现代都市的活力与历史遗址的静穆交相辉映。
“在中国,去过不少城市,但洛阳最让我难忘。”参观过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后,土耳其安卡拉全球咨询集团主席、中东科技大学教授侯赛因·巴哲(Huseyin Bagci)告诉记者,洛阳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武则天的故事、唐代文化、汉服礼仪、古城遗址都令他印象深刻。
获取视频链接
中国一拖(东方红拖拉机)、中信重工、洛阳轴承、北方玻璃、中航光电……洛阳,也是一座交通便利产业集聚的城市。中国一拖,这家承载着“东方红”记忆的企业,数十年来见证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奋进征程,一台台“东方红”拖拉机从这里驶向田野,奔赴世界。
半岛媒体集团执行总裁顾问萨拉赫丁·阿卜杜拉(Salah Eddin Abdalla)坦言,河南之行让他对中国农业科技有了新的认识。“从耕地到收割,产自河南的现代化的农机装备让农业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这正是我们国家需要的。”萨拉赫丁说,他的家乡苏丹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大量可灌溉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未来,期待看到中国一拖的设备驰骋在非洲大地。”他说。
获取视频链接
伊水之畔的峻峭崖壁上,石窟和佛龛星罗棋布,千年石刻静默矗立,诉说着古人的信仰与智慧。“大多数外国人都知道中国首都北京,可能也了解其他一些城市,”哈里奇新闻网总编辑通奇·阿克科奇(Tunç Akkoç)说,“通过这几天的参访,我意识到,洛阳乃至整个河南省,都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洛阳并不是一个特别知名的地方。所以我想写一篇稿子推介洛阳。”
穿越历史长河,如今的洛阳,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与古代建筑的青砖琉璃瓦交相辉映。从古代遗址到现代制造,从石刻佛像到智慧农业,洛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沉淀千年的历史文明与澎湃奔涌的时代活力融于一体,正如外国嘉宾所言,洛阳是一座不断书写新篇章的未来之城。(杨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