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天马科技讯 7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率农业农村部乡村建设司司长严东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干部张津川等调研组领导莅临天马科技集团旗下湖北武穴鑫马生态鳗鲡智慧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武穴鑫马产业园”)考察调研。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桂华,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促进处处长徐章,黄冈市政府副市长赵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朝晖,武穴市委书记、市长查俊,国营万丈湖农场党委书记李会会等领导陪同调研。天马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邱金谋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园区重点项目现场,详细介绍项目推进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集团总裁助理陈跃南、全产业链运营办公室主任黄加龙、湖北天马实业副总经理施秀芳等陪同接待。
武穴鑫马产业园是天马科技集团在湖北省布局的重要鳗鱼智慧生态养殖项目,自2022年正式引进万丈湖街道以来,迅速启动规划建设。项目于2023年4月实现部分投产运营,标志着武穴地区鳗鲡养殖产业迈入现代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的新阶段。
武穴鑫马产业园项目占地481.5亩,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发—种苗培养—鳗鱼养殖—活鳗流通”于一体的现代化鳗鲡智慧设施渔业养殖基地。园区规划建设400个精养鱼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并配套建设蓄水供水系统、尾水生态处理系统、空气能加温系统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引领现代农业鳗鱼产业走自动化、工厂化、智慧化、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实地调研产业基地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湖北省国营万丈湖农场党委书记李会会向麦尔丹·木盖提副部长介绍了武穴鑫马产业园的建设规模和发展前景,并详细算好了产值、民生和国有土地收益的“三笔账”。李会会书记表示,万丈湖农场引进天马科技集团投资建设武穴鑫马产业园,推动土地租金收入增加翻倍,人工收入增加翻倍,亩产值提升10倍。武穴鑫马产业园项目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联农带农,解决困难户就业问题,助力稳定脱贫,目前已帮助9户困难户实现就业。
麦尔丹·木盖提副部长一行深入武穴鑫马产业园,了解企业建设规模、鳗鱼养殖、鳗鱼销售贸易等经营情况,对天马科技集团以鳗鱼产业为核心,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表示高度肯定。
常务副总裁邱金谋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建设背景与产业意义。他表示,武穴鑫马产业园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实践。项目以鳗鱼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态式特种水产智慧全产业链体系,推动传统渔业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集团打造现代鳗鲡全产业链运作模式,让全国人民“吃好鱼”“吃优质鱼”“吃生态鱼”。
集团发挥鳗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势,结合黄冈一江六水百湖千库,水质纯净、气候温润的资源禀赋,在黄冈布局5大鳗鲡智慧产业园,工厂化养殖池面积29.4万平方米,为传统渔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湖北打造中部鳗都。
日前,武穴鑫马产业园联合临空经济区、顺丰集团开通鲜活水产品空运专线,借力鄂州花湖机场实现活鳗首飞韩国,较传统海运时效大幅提升,新鲜度全面升级,集团也将进一步完善航空、高铁、海运多式联运体系,第一时间将活鳗送至全球消费者餐桌。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升养殖效率与产品品质,通过AI智慧赋能,构建智慧养殖、安全饲料、健康食品的鳗鱼生态圈。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黄冈打造区域性鳗鲡产业高地。”常务副总裁邱金谋补充道。
麦尔丹·木盖提副部长充分肯定了武穴在水产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鑫马生态鳗鲡智慧产业园区在推动现代渔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他指出,鳗鲡养殖作为高附加值的特色水产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麦尔丹·木盖提副部长强调,当前我国渔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他鼓励天马科技集团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为全国渔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调研组还就园区在用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与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渔业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特种水产养殖一头连着海洋特色产业的发展,一头连着养殖户的“致富路”。天马科技集团深耕“海洋经济”,矢志不渝打造鳗鱼产业标杆,发展现代农业(渔业)产业,通过打造“生态渔业”和“智慧渔业”助力产业兴旺、百姓富裕,建设世界级全产业链食品供应链平台,争当国家现代农业(渔业)产业的引领者、示范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