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超10亿元,对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该公司高端轴承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重达70%,“十四五”期间已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风电主轴承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40%……这是河南制造业乘“数”而上的生动案例。
当前,河南省上下正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近日举行的“河南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表示,站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既要冲锋冲刺“十四五”,也要为“十五五”蓄能蓄势。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将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商用车新客户希望“尽早提车、尽早运营、抢占市场”,但往往钱交了,车要等。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整车制造的生产周期更长。如何让商用车客户早提车?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通客车”)寻找答案。
宇通客车睿智派工程师华小波介绍,在生产计划的智能协调方面,企业实现了全流程生产进度信息的实时采集、上传、分析与预警,让各工序像高速齿轮一样精密咬合;在全链路透明管控方面,企业运用可视化地图,智能化展现全产线状态;在风险提前预警方面,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智能管控风险,充分挖掘并利用数据价值。借助这一系列数字化应用举措,宇通客车的生产周期比同行业缩短了10%。
这样的数字化转型场景不仅出现在宇通客车。近年来,河南全面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和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累计诊断服务企业1.8万家,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同时,河南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33个,推动560多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智能化改造。
李建涛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将进一步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对尚未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加快诊断服务,“一企一策”制定转型方案,聚焦研发、生产、销售等全流程,部署标准化、可推广的智能应用场景;对已实现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的企业,推动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同时,河南将加快编制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依托链主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产业链协作,实现“链式转型”;抢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机遇,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快工业大模型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软硬件适配中心,全面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焦化板块生产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率达到80%;19家单位完成装车、计量、质检系统智能化改造,开展“有人巡检、无人值守”的生产革命……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积极构建“智慧平煤神马”新生态,走出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之路。
破局突围的关键,在科技创新。近日,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2025年科技创新大会上,1200余项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成果获奖代表接受表彰。去年以来,该集团将科技创新“置顶”为企业发展核心战略,一体推进创新领跑、新业倍增、数智赋能“三大行动”,投入科研资金43.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河南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关乎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李建涛表示,下一步,河南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聚焦材料、食品、轻工纺织、医药、装备等重点传统产业,分行业制定实施提质升级方案,强化制度约束和标准引领,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强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河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曼晞介绍,河南将制定出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相关文件,着重通过制度创新、生态培育、要素协同,打破“科技—产业”之间的壁垒,形成“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反哺创新突破”的良性循环。
发挥园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
从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出发,一台台大型盾构机走向世界。近年来,该公司产品由零星出口到覆盖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的转变,彰显了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近年来,郑州经开区聚焦产业进阶,着力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四大主导产业集群,以数字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郑州经开区生产制造了占全国市场70%的大直径盾构机、70%的气体传感器、60%的高端煤矿机械液压支架、38.2%的新能源客车……超过15项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其中多项装备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郑州经开区的发展,是河南产业园区能级跃升的缩影。产业园区是河南改革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功能区。河南明确提出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引擎,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进平介绍,2024年,全省产业园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48万家,占全省的比重超过50%;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93万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超过80%;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产业园区有5家。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500强》,河南有39个省级产业园区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一。
今年4月,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产业园区制度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类园区统筹管理和功能布局,更好发挥园区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主阵地主引擎作用”。王进平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将创新规划、管理、建设、运营机制,把产业园区的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担当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记者 张毅力 通讯员 刘沛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