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5日深夜,一封名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的举报信在网络曝光,迅速引发轩然大波。
一位自称“释正义”的僧人公开举报释永信犯有:隐瞒户籍、乱搞男女关系、侵吞寺产、生活腐化四项大罪。
举报信附有详尽材料,最具冲击力的是直接公布了释永信(俗名刘应成)与涉事女性释延洁(俗名韩明君)的双重户籍身份证号。举报材料还指称,释永信曾使用韩明君的身份证登记入住酒店,行为隐秘。
少林寺迅速回应,严正声明举报内容纯属“无中生有、恶意编造的侮辱诽谤”。外界分析,寺方特意强调“本寺中无‘释正义’此人”,意在迫使举报者现身。
其实,“释正义”不是某个僧人,而是一个团体,一个和少林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看不惯释永信胡作非为的僧人团体。
为增强举报可信度,曾任少林寺武僧团总教头、以精湛少林棍法闻名的释延鲁率先公开身份。据其自述,他因“私自教授外国学员功夫”而被释永信逐出少林。
释延鲁向最高检举报称:自己曾亲眼看到释永信喝酒吃肉,与女尼姑开房。
这位女尼姑就是前面提到的释延洁,2009年,她与释永信生了个女儿,名叫韩某恩,户口就挂在释永信母亲名下。
这实在有点骇人听闻,堂堂少林寺方丈,不但有女儿,还是跟尼姑生的,武侠小说中的狗血桥段似乎在现实中一一映现。
但为了证明释永信的“清白”,释延洁居然说自己2004年便切除了子宫,根本不可能有小孩。
随后,更多自称“释正义”的人士发声。其中,时任少林寺达摩院首座证实了释延鲁的指控。
此外,一位曾协助处理少林寺账目的居士向有关部门提交账本,其中记载2004年释永信曾以“香火费”名义,向某女性支付300万元,举报者指称此为“流产赔偿款”。
2015年11月,调查组公布结论,称“未发现释永信有违法违规问题”。此后,“释正义”群体逐渐沉寂。
那位发声的达摩院首座被调往青海一座偏远小庙“清修”,自此未归。 而释延鲁则处境艰难,背负“少林叛僧”之名,其武馆招生受阻,生计陷入困顿。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释永信被传“失联”,距离“释正义”举报事件恰好十年。十年轮回,让公众再度关注当年那场未尽的追问与举报者的命运。
历史上,佛教第一次遭遇重大危机,是1600年前北魏时期。
时任统治者太武帝在搜查一所寺庙时发现了一间密室,里面藏满了兵器、酒具、金银以及美女。
太武帝大怒,下令查封全国所有寺庙,僧人限期还俗,史称“太武灭佛”。
100多年后,佛教复兴,借助信徒的供给,寺庙大肆侵吞土地、户口,导致朝廷无税可征、无兵可用,北周武帝掀起了第二次灭佛运动,僧人在朝堂威胁他说:陛下这么干,不怕将来下地狱吗?!
北周武帝傲然答道:只要百姓安乐,朕何辞地狱之苦?
接连的沉重打击,迫使佛教界深刻反思。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僧侣脱离生产、不劳而获,是招致世俗社会反感的根本原因。为此,他创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丛林清规,强调僧人必须自食其力。
此后数百年间,佛教持续强化自我约束:僧众力行农耕劳作、严守清规戒律、接受官方度牒管理、积极参与赈灾济贫等社会事务......最终成功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僧侣的形象也由此逐渐转变,从被视作“寄生虫”,重塑为受人敬仰的修行者。
因此,绝不能让释永信事件玷污了佛教千年修行积累的清誉与公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终将彰显。历史与人心,终会为坚持真相者正名。
作者: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