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7月2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7月24日傍晚,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第二初级中学,沉寂的校园即将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跑道起点处,跑友李然舒展着四肢,语气里满是惬意:“以前我总在沿河步道跑步,这阵子天热,傍晚散步的人多了,总担心撞到人,还是这跑道跑着自在。”
这样安全便捷的场地,同样是带娃家庭的心头好。居民刘东安坦言:“以前带孩子活动,要么去几公里外的体育馆,要么就在小区里走走,现在这学校操场免费开放,是件大好事。”如今每晚带孙子来校园玩耍,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安排。
跑道上,慢跑者的脚步声轻快有力;篮球场上,少年们的呐喊与篮球撞击篮板的声响交织……这样的热闹场景,是暑假期间该校体育场的常态,更是新县扎实推进“开门教育办实事”工作的生动写照。
自“开门教育办实事”工作开展以来,新县精准聚焦老区群众的健身需求,针对城区体育设施配套不足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如今,全县45所中小学的体育场已从学生们的“专属空间”,悄然变身为老区群众的“共享乐园”。每到傍晚时分,无论是城区的第二初级中学,还是乡镇的中心小学,校园里总能看到老区群众活力满满的运动身影。
在开放体育场地的同时,新县还持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计划在11月底前完善县城区团竹园区域的配套体育设施,为城南的运动爱好者提供更便捷的运动空间;同时,同步在爱心公园、潢河路法治健身园等地建设5个智能健身驿站,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身服务。此外,县体育馆、大别山体育馆、大别山游泳馆等3处公共体育场馆也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从“解锁”校园体育资源到完善体育基础设施,近年来,新县正稳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如今,“走出家门就能锻炼”已成为老区群众的生活常态。运动场上,那些奔跑的身影、欢笑的脸庞,不仅是新县以运动惠民推动全民健身的生动注脚,更是越来越多老区群众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的鲜活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