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美豫粮油”:从“好粮”到“名品”的进阶之路

   日期:2025-07-29 07:30:31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河南展区。

河南“美豫粮油”展品。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从超市货架上被消费者反复比对的强筋面粉,到连锁餐厅菜单里特意标注“河南原产”的腐竹,从直播间里县长力荐的“滑州优农”系列农产品,到跨境包裹中飘着中原麦香的花生油——“美豫粮油”这四个字,正以清晰可见的轨迹,重塑着河南粮食产业的价值坐标,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口碑之选。

这一切并非偶然。从一粒抗倒伏小麦种子在试验田破土,到一滴冷榨花生油装瓶贴标,背后是全链条的品质坚守;从政府部门制定的标准细则,到企业车间里反复调试的生产线,凝聚着政企协同的合力。这场从“好粮”到“名品”的跨越,不仅是河南粮食产业的一次价值升级,更折射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深层逻辑,是中原大地以“好粮”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以“名品”彰显农业现代化成效的具体行动。

标准筑基

为“好粮”立起品质标尺

在河南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美豫粮油”能从地域特色产品成长为市场认可的名品,一套清晰且严格的品质标准是不可或缺的根基。对于河南粮食而言,想要冠上“美豫”之名,必须先闯过严苛的“标准关”——这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硬性约束,更是对产业升级的方向指引。

作为河南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品质标准的制定需兼顾种植规律与加工需求,是全链条协同的系统工作。2021年起,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及高校科研力量启动《豫麦》地方标准制定,经多轮试验、论证与完善,2024年8月正式发布。这让河南成为全国首个制定主粮品种地方标准的省份,填补了国内小麦地方标准空白。

《豫麦》地方标准按品质和加工用途,将小麦细分为五类:超强筋的豫麦1号、强筋的豫麦2号、中强筋的豫麦3号、中筋的豫麦4号、低筋的豫麦5号,分别适配面包、面条、馒头、蛋糕等不同食品制作需求。标准不仅明确分类,更涵盖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签包装、储运规范等全流程细则,为小麦从田间到餐桌立起清晰准则。

标准的落地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护航。河南在粮油品牌化的道路上,早已展现出前瞻性布局。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成为全国首个在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领域作出决策部署的省份,为粮油产品从“原粮”向“成品”转化按下加速键;2018年,“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目标被明确提出,将品牌建设纳入产业升级的核心环节;2020年,《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个维度,为“好粮”向“名品”转型绘制了详细的路线图。这些政策如同阶梯,一步步将河南粮油产业推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在资金支持方面,河南同样走在全国前列。率先优化商品粮大省、超级产粮大县和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使用方向,将各地政府获得的一次性奖励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60%,每年至少为地方政府增加超6亿元的粮食产业发展资金,为地方粮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5亿元的河南省粮油深加工企业扶持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研发新产品。这笔基金就像“催化剂”,推动着企业从简单的粮食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让每一粒粮食都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为了让“好粮”走得更远,河南积极拓展渠道。2024年以来,“美豫粮油”专场推介会先后在郑州、福州、兰州、北京、武汉、深圳、上海、沈阳等多地成功举办。通过这些推介会,“美豫粮油”不仅展示了优质的产品,还与各地的经销商、采购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让“美豫”从地域符号逐渐变成全国可见的产品标签,为河南粮食走向全国市场搭建了桥梁,有力地推动了“美豫粮油”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品质为核

让“名品”有了市场底气

如果说标准是“美豫粮油”的骨架,那么企业的品质实践就是填充其中的血肉。在“美豫”从品牌标识成长为市场知名品牌的历程中,河南的粮油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它们以品质为信仰,在竞争浪潮里开疆拓土,让“美豫”二字站稳脚跟,赢得市场青睐。

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深耕小麦精细加工,依托“郑麦158”等优质小麦品种,联合科研力量创新产品,针对健康需求人群,推出“慢升糖”窝窝头。同时,凭借先进工艺为连锁餐饮企业和商超开发特色面食,其预包装馒头在郑州占95%市场份额,广受认可。

许昌“河街腐竹”,作为非遗传承代表,在科技助力下重焕生机。晟隆实业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进行设备升级。新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新研发的自动揭皮机不仅能精准控制腐竹厚度,还能减少人工接触带来的污染;改造后的沉淀池通过物理过滤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澄清,省去了多道过滤工序,让大豆蛋白保留率提升12%。升级后的腐竹色泽金黄,泡发后豆香浓郁。如今,河街腐竹不仅成为巴奴火锅的供应链常客,更借助跨境电商走向海外市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河街腐竹从家乡小吃变身国际餐桌的宠儿,豆香飘向世界。

淇花食用油专注高油酸花生油领域,坚持自主研发。联合科研力量,攻克育种与榨油关键技术,掌握全流程工艺。在23项专利加持下,其花生油的油酸含量稳定在75%以上——要知道,普通花生油的油酸含量通常在40%左右,而油酸含量越高,油品的稳定性和营养价值就越高。过硬品质使淇花在北方市场口碑载道,晋冀陕等地客户纷至沓来。

如今的河南粮油市场,已形成新老品牌同频共振的格局:三全、思念等老牌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持续领跑——三全的速冻饺子生产线采用了“动态锁鲜”技术,能让饺子皮在冷冻后依然保持弹性;思念的汤圆则推出了“低糖黑芝麻”等新口味,迎合健康消费趋势。与此同时,千味央厨、豫道等新锐品牌凭借细分赛道迅速崛起:千味央厨专注餐饮渠道,为肯德基、必胜客定制的油条预制品,能在3分钟内炸出金黄酥脆的口感;豫道的酸辣粉则用河南红薯淀粉制作粉条,搭配本地辣椒制成的调料包,成为网红产品。在延津县,“中国第一麦”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从原粮种植到方便面、饼干等休闲食品加工,当地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出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县80%的小麦都能实现就地加工增值,成为“好粮”变“名品”的县域样本。

这些企业的实践共同证明,品质不仅是品牌的立身之本,更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聚力升级

让“名品”走得更稳更远

在河南,“美豫粮油”从田间“好粮”蝶变为市场“名品”,这一路,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在这场产业升级的进程中,政府的引导、市场的拉动、社会的参与形成了强大合力,为“名品”的长远发展铺就了一条更稳更远的道路。

政策层面,河南始终将粮油品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多次纳入省委一号文件并给予政策倾斜。2023年印发“美豫名品”建设意见,明确分领域培育品牌矩阵;随后将“美豫粮油”纳入乡村富民产业方案,以持续政策加持为品牌发展注入动力。

具体实践中,河南构建起“三级联动”培育机制。省级出台品牌建设方案及年度计划,统筹三级品牌协同发展;市县依托优质粮食工程,推动“新乡小麦”“焦作小麦”“正阳花生”“平舆芝麻”“信阳大米”等区域品牌升级;企业层面,三全、思念等老牌革新领跑,千味央厨等新锐崛起,形成多元品牌生态。

除了三级联动,各类展会平台也成为“美豫粮油”展示实力、拓展市场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河南积极组织粮油企业参与各类大型粮食交易盛会,每一次参展都是对“美豫粮油”品质的集中检验。

今年7月,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河南更是踊跃参与,粮油特装展位面积居参展省份第二位,标准展位与脱贫地区消费扶贫展位面积均居第一位,粮机特装展位面积居第五位,总面积位居前列。全省组织132家粮油加工企业、23家粮机企业及27个脱贫县的57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优质粮油、先进粮机及脱贫特色产品,展品种类达2000余种。为助力企业拓市场,河南支持27家企业入驻品鉴区,通过展销对接、直播推广等推动产销融通,共实现成交金额166亿元,进一步打响了“美豫粮油”的品牌知名度。

从黄河麦浪到全国餐桌,“美豫粮油”的故事,是“好粮”靠品质立身、靠品牌增值的过程。随着标准更严、链条更长,这场从“好粮”到“名品”的进阶,必将让中原粮仓的麦香飘得更远。

本栏图片均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