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刘蓓
7月27日晚10点,随着舞台灯光渐暗、最后一首乐曲余音消散,在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市民广场举办的第三届啤酒节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为期10天的夏日盛会累计吸引客流12万余人次,销售额突破51万元,以“啤酒+音乐+美食”的沉浸式体验,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夜经济盛宴。
入夜的啤酒节现场,始终是一幅流动的欢腾画卷。舞台之上,乐队演唱引发全场共鸣,人们放下酒杯,随着节奏挥手跟唱,笑声与掌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美食区炭火升腾,烧烤的焦香、小龙虾的鲜辣与冰镇啤酒的麦芽气息在空气中热烈交融;年轻人围坐碰杯,分享美食,还有的全家出动,在热闹中共享温馨时光。
市民张先生带着孩子挤在人群里,举杯感叹:“啤酒一碰,烦恼就散!这热闹劲儿,才是咱老百姓过夏天的样子!”小小一杯啤酒,此刻已化作连接人心的欢愉媒介,升腾为城市夏夜最鲜活的底色。市民张女士与家人边吃边感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样的热闹,不仅孩子们开心,大人也很放松。”
活动期间,酒王争霸赛、抽奖互动等环节持续点燃观众的热情。烧烤摊主李女士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笑开了花:“人流天天爆满,备的货都不够卖!”据统计,仅开幕当晚,就有13500余人次涌入现场,直接拉动消费5.7万余元。
这场全民盛宴的顺利举办,背后是众人看不见的付出与有力保障。公安部门部署100余名警力,设置进出口分流通道。湖滨派出所所长赵继文连续10天坚守岗位,从傍晚到深夜疏导人流,还帮助3名走失儿童找到家人。消防人员对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应急团队在雷雨突袭前迅速启动预案,确保群众安全退场;城管部门指挥车辆有序停放;园林部门保障会场用电及环境卫生,垃圾清运车每隔两小时穿梭一次,环卫工人通宵达旦维持场地整洁;市场监管人员每日抽检食材、核查进货票据,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多部门协同,织就了一张安全服务网。
连续值守的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招商融资促进局局长周阿军声音沙哑却欣慰:“看到大家安心畅饮、尽兴而归,再累也值得!”
“啤酒节的火爆远超预期,其深层价值更在于为夜经济注入了可持续动能。”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调研员袁建成表示,啤酒节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接地气的烟火场景与周密保障结合,正是激发城市消费活力、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有效路径。
7月27日晚10点,随着最后一批游客带着微醺的笑意离场,白龟湖畔的灯光渐次熄灭,但这场夏日狂欢的余韵仍在发酵。从舞台上的歌声到美食区的烟火,从工作人员的坚守到市民的笑容,啤酒节不仅留下了12万余人次的欢乐记忆,更以“消费+文化”的创新模式,为该区夏日夜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正如市民李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啤酒节让示范区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这样的烟火气,正是城市活力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