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如今农事研学、农创市集等乡村休闲旅游消费场景发展得有声有色,“村字号”文体活动和非遗体验人气高涨,成为市民亲近田园、体验农事、消费农创产品的重要途径。那么,农业农村部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拓展消费新空间方面有哪些考虑?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表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既能激活乡村的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能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塑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持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一是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引导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民宿、康养旅居、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新产品,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打造城乡居民消费好去处。二是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根据不同时节和主题,举办“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活动,累计推介1000多条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的线路。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三是组织“村字号”文体活动。村“BA”、村跑、村舞、村排活力满满,村歌、村韵、村晚、村戏寓教于乐,村厨、村游、村创、村咖乡韵浓郁。“村字号”文体活动集中展示农耕景观、农特产品、农遗非遗等,把关注聚到村里,一批新的文化网红村走入大众视野,营造新消费体验、培育新消费业态。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方案》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一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对金融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作出了安排,我们要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促进农产品消费。同时,要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重点支持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支持农户、新农人,推动金融政策向休闲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主体倾斜。二是丰富休闲农业业态。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深度融合,发展科普研学、非遗与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带动更多特色农产品、道地食材地产地销。根据农时节令,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活动,打造休闲农业与文化传承、生态涵养有机结合的新场景。三是创新“村字号”文体活动。深入挖掘乡村资源,融入现代要素创新内容形式,办出特色;以文化体育赋能农旅融合发展,办出效益;线上线下相结合,传播正能量,办出影响力。
编辑|梅青云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杨 巍
文字实录| 中国网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