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最新一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发布。
湖北共有8座县市上榜,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江苏、浙江和山东。
今年正好是工信部下辖的赛迪顾问发布“全国百强县”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前,首届名单发布时,中部仅有10个全国百强县。湖北则只有宜都市一地上榜,排在全国百强县第87名;
十年后,中部的百强县数量提升至18座,湖北则成为中部六省拥有百强县最多的省份。湖北县域“领头羊”的仙桃市,已排在全国百强县第52名。
纵观十载,无论是百强县的数量,还是位次,湖北均有不小的提升。
百强县是衡量地方县域经济的重要指标,那么,湖北是如何成为中部县域经济最强选手的?
【1】前五年,湖北实现百强县的“量变”
关注县域“领头羊”的变迁,无疑是了解地方县域发展的最佳切口。
谁是湖北的第一大县?
现在的答案是湖北仙桃市。2024年,仙桃GDP达1125.13亿元,是湖北现在唯一的千亿大县。
但很多人不知道,当2016年首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发布时,仙桃都还没有上榜。那时的全国百强县分布,也与当下截然不同。
十年前,浙江的全国百强县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共计有26个,山东则居全国第二,共有22个。如今拥有最多百强县的江苏,当时则位列全国第三,共计有17个。
虽然百强县数量不如浙江,可那时的全国第一大县,在2016年就已经花落江苏了。
2016年,江苏昆山市的GDP达3160.2亿元。这座中国第一县的GDP,已经比湖北荆州、荆门这样的地级市都还要高了。
当时整个中部地区一共只有10个百强县,其中一半都来自河南。湖北仅有一个县市登榜,那便是宜昌市下辖的宜都市。
▼湖北宜都市鲟鱼特色产业 图/视觉中国
2020年,全国百强县的分布格局焕然一新。
首先是江苏已经全面超越浙江,坐拥25个百强县,成为全国百强县最多的省份。此时的昆山市,除了继续领跑全国县市之外,它的GDP已经突破4000亿元大关。
此时,中部地区在全国百强县中的分量,达到历史峰值,共计有22座。湖北的百强县,上榜数量已经和河南持平,共计7所,并列中部第一。
这一年,全国百强县的准入门槛提升至500亿元,湖北的枝江市GDP达564亿元,成为2020年百强县的“守门员”,位列第99名。
纵观十年,前五年的时间里,湖北在百强县争夺战中,已经完成了“量变”。
【2】后五年,湖北百强县加速位次前移
再看今年,百强县又是一番新面貌。
首先,与五年前相比,全国只有四川、河北、广东、湖北、福建五省的百强县数量有所增加。
涨得最迅猛的是四川,五年时间内,一口气新增了7个百强县。
许多省份百强县的名额开始趋于稳定,包括江苏、江西、贵州等在内的九个省份,与五年前相比,本地百强县数量并没有改变。
还有部分省份,百强县数量不增反降。比如,河南的百强县与五年前相比,减少了4个;浙江和十年前相比,百强县数量下降了11个。
与五年前相比,尽管湖北的“百强县”只增加了一座,但湖北百强县正在完成“质变”:
湖北县域的整体排名,正在稳步提高。
2020年,湖北7个百强县中,枣阳市、汉川市、枝江市都在90名开外;表现最好的大冶,也仅排在72名。
到了2025年,湖北8个百强县中,只有天门市在90名开外。仙桃市、大冶市等头部县市,已经排在全国百强县第52、53名。
为什么湖北县域经济正在加速“质变”?这离不开近年来湖北县域特色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根据湖北省经信厅的数据,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4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共123个。
这些产业集群中,超四成分布在湖北各个县市。“一县一品”成为拉动湖北县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的百强县,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产业。
譬如,在仙桃就有着无纺布、汽车零部件产业、食品三大产业集群。2023年,仙桃市无纺布产业集群的产值就超过300亿元。
汉川的缝纫线、潜江的小龙虾、枝江市的化工新材料........这些都成为湖北县域经济的“金名片”,成为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湖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高达58%。
【3】未来五年,湖北县域要靠“集体发力”
但湖北县市距离冲击中部第一大县仍有不小的距离。
根据2025年百强县名单,湖南共有3个县市上榜,但它们均在全国百强县的前50名。
中部排名最高县城,便是来自湖南省的长沙县,排名第10名。2024年其GDP已经达到2266.35亿元。
仙桃市短期内很难超过长沙县。但地方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只看一城一池,湖北县域经济也将是“集体发力”。
首先,湖北未来几年,将迎来“千亿大县”的爆发期。
千亿大县,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全国目前仅有62个。
根据公开数据,湖北宜都市、潜江市、大冶市、汉川市和枝江市,共计5座县市2024年的GDP均已突破900亿元。
▼湖北宜都市,2024年GDP已逼近千亿 图/视觉中国
如果上述五个县市全部迈过GDP千亿大关,加上仙桃市,湖北的“千亿大县”数量将直接冲到全国第三,和山东、福建持平。
其次,湖北未来几年,同样是县域特色产业的高速增长期。
今年4月,湖北发布相关规划,要在2027年累计建成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个,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50个。
这些特色产业集群,就星罗棋布在湖北各个县城。
例如,天门的服装电商、潜江的电子新材料,都将培育成为百亿级的产业集群,成为湖北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业。
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今年年底湖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3.65万亿元。
湖北的县域经济未来可期。
九派新闻记者付聪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