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3000余场次活动,带动农产品消费超300亿元,这是去年各地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的成绩单。7月29日,新京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发布会上获悉,根据《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农业农村部还将大力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丰富消费场景。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持续推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一方面,农业农村部挖掘重大节庆展会潜力。充分发挥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这些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打造美食集市、民俗体验、农事研学、休闲观光等沉浸式消费场景,吸引城乡居民消费。
另一方面,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推介周系列活动,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呈现出购销两旺态势。同时,推出3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促消费行动,指导大型电商平台设置“土特产”销售专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根据《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农业农村部还将充分挖掘节庆市场,针对节假日和农事节庆,引导各地广泛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主题活动,组织产地溯源直播、美食品鉴,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提升消费体验感和获得感。
同时利用展会聚集效应,依托一批高水平的展览展会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推动形成多层次产销衔接、消费促进平台矩阵。并组织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开展“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加大时令农产品上市期营销促销力度。
此外,还将充分联动赛事活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各类促消费活动,嵌入“土特产”消费主题活动,实现消费联动。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