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健康科普——惠民卫健:高温天气 谨防中暑

   日期:2025-07-31 09:30:43     来源:鲁中晨报滨州新闻    浏览:0    评论:0    

近日,持续高温天气,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风险显著增加,中暑绝非普通不适,它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在高温环境下失衡引发的急症。若不及时干预,严重时可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第一, 中暑的三大类型及核心表现

1.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明显、头晕眼花、胸闷心悸、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38℃)。此时立刻处理可避免恶化!

2. 轻度中暑:表现在先兆基础上加重,体温升至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可能出现短暂晕厥。需立即干预!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核心体温>40℃,意识模糊、抽搐昏迷、无汗皮肤干热、多器官衰竭。

热衰竭:大量出汗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体温可正常或稍高,极度虚弱、头痛眩晕、血压下降、可能晕厥。

热痉挛:剧烈活动后,肌肉突发疼痛抽搐(常见小腿、腹部),与大量出汗失盐相关。

第二,现场急救四步法

1. 移: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空调房最佳)。平躺并除去全身衣物。

2. 擦:用湿毛巾敷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大血管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毛巾包裹冰袋置于上述部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冻伤)。 用凉水或冰水反复擦拭病人身体,扇风进行降温,每10分钟测一次体温,一旦体温低于38℃,需停止一切冷敷降温措施,以免导致低体温。

3. 饮:清醒者小口慢饮含盐饮料(运动饮料、淡盐水)或凉水。昏迷/呕吐者禁止强行灌水,防窒息,等待专业救援。

4.呼救:出现重症中暑表现(尤其意识障碍、抽搐、体温>40℃),立即拨打120! 送医救治。

第三, 预防中暑的7道防线

1. 关注预警,减少外出: 留意高温预警(橙色/红色),避免上午10:00-下午4:00高温时段外出。

2. 科学防晒: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戴好帽子,选浅色、轻薄透气的长袖衣物。

3. 多喝水:及时喝水,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活动时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分控制,遵医嘱饮用运动饮料。

观察尿液:保持尿液呈淡黄色。

4. 环境降温:室内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空调温度建议26℃)。

5. 特殊人群重点防护:婴幼儿/老人不单独留在密闭车厢内!长时间待在密闭无风、高温高湿的室内也会中暑,老人体弱多病者尤其要警惕。

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天气尽可能减少外出,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户外工作者/运动员:(高温时段每1小时休息15分钟),配备防暑药品。

6. 合理饮食与休息:饮食清淡,增加蔬果摄入(如西瓜、黄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后暴露于高温环境。

7. 备好防暑药品:随身携带风油精、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轻度中毒早期使用可缓解症状,但严重中暑(如热射病)需立即物理降温并送医,药物不能替代急救。

高温无情,预防先行!掌握识别、急救与预防知识,是你和家人安全度夏的护身符。一旦怀疑中暑,特别是重症信号,争分夺秒降温并立即拨打120——每一秒都关乎生命。

记者 潘理溱 通讯员 马雯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