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据新京报,近日,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投资120万元改建育贤中学大门引争议。祁东县曾为省级贫困县,2018年获省政府批复脱贫摘帽。记者从中标供应商及祁东县教育局获悉,该工程系公开招标,不存在暗箱操作。(据7月30日九派新闻报道)
中学花120万元改建校门,有三个疑问。
图源:祁东县育贤中学
一是,该不该建?据报道,当地称育贤中学正大门有严重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当前封闭式管理和师生安全需求故改建。有严重安全隐患当然应该及时排除,这无可非议。但是,从官网发布的学校大门图片来看,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风险所在,无非是老旧了些。再加上学校官网称是“大门提质改造工程”,让不少网友认为是在修面子工程。事实到底如何,恐怕需要当地给出权威结论。
二是,工程价格贵不贵?作为一个脱贫县,120万元实话实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只是消除安全隐患,有没有更省钱的方案?学校是教育的基础工程,虽然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但钱还是应该花在刀刃上。在某些方面,能省就省一点,能节约就节约一点,只要满足需要就可以,这是舆论的共识。120万元到底花在何处,同样需要当地具体说明。
中标信息(截图)
三是,当地称,该工程系公开招标,不存在暗箱操作。不必讳言,这些话公众听得多了,早已“免疫”。公开招标只是程序合规,并不等于没有问题。一些工程建设围标串标、内定供应商的事还少吗?将招投标当作一个形式走过场,是有先例的。就是说,“没有暗箱操作”的说法,还是要慎用,不妨在调查之后再说。
脱贫县一所中学花120万元改建大门引发网络热议,这是正常的舆论监督。当地相关部门有必要就舆论关注的问题,给出权威结论。当然,网友对此也不必下定论,不妨等待官方说法。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