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苗、侗、仡佬等各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依山势而建、层层错落,多为用杉木建造的多层吊脚楼干栏式建筑民居,极具民族特色和保护价值。近年来,铜仁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推动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成功将六批次114个保存完善的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申报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聚力打造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集聚区2个,114个传统村落已全面完成道路、路灯、垃圾收运等基础保护工程,消防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施工现场。
2024年,铜仁市以落实省委、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通过强化“三举措”重点实施50 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电改”工程,织密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防火安全“网”。
强化统筹协调。铜仁市制定了《铜仁市50户以上农村木质连片村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作方案》,构建起“市级统筹、区县主战、乡镇落实”的责任链条,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的工作专班,将项目纳入重点督办清单,建立“党政同责+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领导抓消防”责任制,通过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包村等方式合力推动“水改”“电改”工程建设。
强化要素部署。铜仁市按省、市、县8:1:1的比例落实匹配资金202万元;市住建、消防、财政联合指导组累计开展技术指导8次,解决技术难题10个,针对区县反馈的15个资金、项目、建设等难题,快速高效提出解决方案;邀请省级专业技术人员来铜对改造工作进行指导4次;严格按照半月1调度1研判1提示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市级领导深入项目现场督促指导达9次,积极推进“水改”“电改”工程建设。
强化协调联动。铜仁市在改造项目实施前通过“院坝会”“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村民建议200余条,施工中动态调整方案23处,确保改造贴合村民需求,与原建筑协调统一;区县消防救援大队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项目实施和监督,全程参与施工检查,确保信息透明、工作高效,凝聚各方力量,高质量完成全市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电改”建设。
截止2024年底,铜仁市“水改”12个村寨、“电改”13个村寨已全部验收移交,并通过省住建厅复核,全市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防火安全底线进一步筑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