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国福建舰是装备有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是可以弹射歼15、歼15T,以及歼35等舰载战机的。但是自从福建舰下水以来,长时间没有听到福建舰进行战机电磁弹射的消息。但是就在7月30日,央视发布了专题片《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的首支预告片,其中就讲到了福建舰电磁弹射舰载机的片段,等于是官宣了福建舰电磁弹射舰载机的消息。
央视在这一栏目中,明确指出了我国福建舰成功进行了战机电磁弹射试验,解说讲解歼15T战机在电磁弹射的强大推力下,呼啸着冲向蓝天。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电磁弹射应用技术的国家,与美国一样,具备了电磁弹射战斗机的能力。
美国是在2017年7月29日完成航母电磁弹射舰载机的试验的,当天美国海军在福特号航母(CVN-78)上首次使用电磁弹射系统成功弹射了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标志着该技术首次完成了实战应用试验。
我国完成这一技术虽然比美国晚了8年,但仍然是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这不仅是我国海军装备发展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国迈向深蓝海军的关键一步,对我国海军战略和未来海战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福建舰,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全球关注。此次央视《攻坚》栏目披露的福建舰电磁弹射歼15T的画面,虽然没有直接展示歼15T腾空而起的瞬间,但甲板上那巨大的歼15T阴影,以及前方平直甲板没有明显的向上隆起和其他弹射痕迹,都明确地宣告了这是一次成功的电磁弹射起飞。
从画面中,我们还能看到搜救直升机提前起飞、清理甲板异物、指挥甲板调度、牵引杆连接弹射器、发出起飞信号等一系列起飞前的全过程,这不仅展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电磁弹射流程的规范性和成熟度,也反映了我国海军航母作战体系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电磁弹射技术的实用化,对我国航母作战体系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相较于辽宁舰和山东舰采用的滑跃起飞技术,电磁弹射具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电磁弹射可以使舰载机实现“全挂载起飞”,最大起飞重量限制从滑跃起飞的28吨提升至45吨,这意味着歼15T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油和弹药,作战半径从滑跃起飞的1000公里扩展至1500公里,大大增强了航母编队的综合打击能力。
其次,电磁弹射的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可大幅提升舰载机的出动架次率。辽宁舰、山东舰采用滑跃甲板,歼15需牺牲燃油或弹药才能起飞,且每小时最多出动8架次,单日出勤能力有限。
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可使舰载机出动架次率跃升至每小时26架次,单日出勤能力突破320架次,这在战时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
此外,电磁弹射还能适应不同重量、不同类型的舰载机起飞需求,包括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无人机等,使得航母的载机类型更加多样化,作战功能更加全面。
歼15T作为适配福建舰弹射平台的重型舰载战斗机,在技术上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升级。其机身强化钛铝合金比例提升至37%,配装具备三维矢量推进能力的涡扇-19H发动机,配合数字化飞控系统,可在满挂载8吨弹药的情况下完成连续弹射起降。
座舱内集成的全息战术显示屏,可将500公里范围内的海空态势实时投射至飞行员头盔目镜,实现“所见即所控”,极大地提升了作战效能。歼15T与福建舰的完美结合,将使我国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得到质的飞跃。
从战略层面来看,福建舰成功弹射歼15T,意味着我国海军向蓝海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拥有电磁弹射技术的福建舰,将使我国航母战斗群具备更强的远洋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福建舰可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有力地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利益。
福建舰成功弹射歼15T,标志着我国在航母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式迈入了电磁弹射时代,后续建造的一些航母也将延续应用这一技术。战力更强的我国海军必将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消息来源:中央电视台7月30日播出的专题片《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
澳大利亚首次在本土发射火箭,仅14秒就把发射台炸了!火箭公司却宣称“发射取得成功”
北半球最大活火山,被俄罗斯堪察加半岛8.7级强震给“震喷”了!岩浆如河流般倾泻而下
垂发超过055,多达144个!印度将开建P-18驱逐舰,还要装配电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