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跌倒对于年轻人可能只是个小插曲,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尤其是股骨骨折,堪称老年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不久前,70岁的王奶奶在自家上厕所时,一个不小心脚滑摔倒。刹那间,左大腿钻心剧痛,迅速肿胀起来,活动受限。家人立刻将她送往附近卫生院,X线检查结果显示——左股骨干骨折。原来,王奶奶几年前就曾因左股骨干骨折做过手术,不久前刚刚取出了骨折内固定。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家人迅速带她来到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微创正骨科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左股骨干骨折”将她收入科室。
入院检查时,医生发现王奶奶左下肢中下段畸形、肿胀十分明显,按压有剧烈疼痛感,能清晰触摸到异常活动和骨擦感,髋、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左大腿外侧能看到明显的术后瘢痕,踝关节活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有力,足趾末梢血运和感觉也尚可。X线检查进一步证实了左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并且能清晰看到左股骨干上明显的原内固定钉道。
患者入院后,医疗团队迅速行动,在患肢局麻下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制动,让骨折部位尽快稳定,同时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且各项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后,第一时间安排了骨折手术治疗。考虑到王奶奶原左大腿骨折行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为避免再次增加额外的创口,医生决定采取原手术切口切开双钢板固定。术后经过精心对症治疗,王奶奶病情稳定后顺利出院。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放过王奶奶。出院后没过多久,王奶奶在自家坐低凳子时,又不小心别到了左腿。瞬间,左髋部疼痛难忍,迅速肿胀,活动也再次受限。家人不敢有丝毫耽搁,再次将她紧急送到医院。这次X线检查结果让人揪心,提示左股骨近端骨折。
由于王奶奶之前已经历过一次骨折手术,此次骨折情况更为复杂,治疗刻不容缓。医生考虑到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如果选择传统钢板固定方式,后期存在股骨颈再次骨折的风险。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综合王奶奶的身体状况,医疗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经过反复讨论和权衡,最终决定予以PFNA固定,同时远端锁钉穿过钢板固定,以增强固定的稳定性。
从患者入院到确定手术方案,再到实施手术,整个过程争分夺秒,只为给患者争取最佳的康复机会。术后,经过精心的对症治疗,王奶奶病情稳定后再次出院。
股骨骨折为何对老年人如此危险?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壮的长骨,它支撑着身体的重量,在行走、站立等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质变得疏松,骨骼的强度和韧性大不如前,就像朽木一样,轻轻一摔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骨折。
股骨骨折后,老年人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而长期卧床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此外,骨折带来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会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心理上也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如何预防老年人股骨骨折?
预防跌倒
家居环境改造:保持家居环境整洁,避免地面有杂物、水渍等。在卫生间、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装扶手,铺设防滑垫。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尤其是夜间要留有小夜灯,方便老年人起夜。
选择合适的鞋子:老年人应穿着合脚、舒适、防滑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鞋底要有足够的摩擦力,以增加行走时的稳定性。
使用辅助器具:如果老年人行动不便,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帮助他们保持平衡,减少跌倒的风险。
增强骨骼健康
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鲜等;同时,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如果发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END
供稿:微创正骨科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