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南阳市宛城区:党建赋能智慧农业 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

   日期:2025-08-01 19:30:32     来源:大象新闻    浏览:0    评论:0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李元功 张茜文/文图

盛夏时节,走进南阳宛城区红泥湾镇小庄示范区,田间飞翔的无人机、地头采集数据的传感器与手机里跳动的“一键灌溉”平台交织成一幅“云上种田”新图景。曾经“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正由“天上看、地上感、云端管”的现代农业所取代。这一场农业蝶变,源自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组织嵌入、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和群众参与”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领航兴产业,头雁带动促发展

红泥湾镇党委坚持“党建跟着产业走、组织嵌在链条中”,以组织力带动资源力,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镇党委深入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创新开展“引凤还巢”行动。各村党支部通过建立在外人才“档案”,精准对接本村在外成功人士。2017年,经小庄村党支部多次动员,在外企业家乔照邦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毅然返乡创办河南佳格智慧农业公司。从企业落户到项目实施,红泥湾镇党委始终扮演着“扶上马、送一程”的重要角色。镇政府主动对接乔照邦团队,牵头整合零散耕地形成连片示范区,破解了智慧农业“地块分散难管理”的瓶颈问题。在党组织支持下,乔照邦团队主动参与土地整合与技术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转化与产业融合,成功打造“小庄示范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

科技赋能破瓶颈,数据驱动提效能

“以前是经验种地,现在是手机种田。”这是小庄农户的直观感受,也是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农业的真实写照。

在此过程中,区农业农村局主动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现场指导,促进实验室成果向田间应用的转化。技术加持下,小庄示范区小麦亩产从900斤跃升至1200斤,农药用量减少30%、节水40%、人工成本下降40%,传统“经验农业”正向“数字农业”快速迈进。

三方协同建机制,多元联动强治理

小庄示范区的成功实践,源于红泥湾镇打破传统农业各自为政的孤岛格局,构建起“党委主导、企业支撑、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的治理生态。

镇党委牵头推动土地整合,各村党支部集中开展“党员示范流转”行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仅用30天高效完成2000余亩农田集约化整合。企业端,佳格公司响应“高标准农田”建设部署,公司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融合解决方案;开发“一键式”操作APP和“模块化”服务套餐,帮助农户突破“不会用、怕出错”的障碍。通过“党员联户”机制,组建由3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和网格员组成的“红色农技服务队”,划分责任区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推动智能灌溉、病虫监测等现代农业技术落地见效,推动技术与服务精准落地。通过三方联动,有效破解了“不会用、不敢用”难题,实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从“小庄试点”到“红泥湾经验”,党建引领的智慧农业新模式正在生根发芽。展望未来,红泥湾镇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赋能,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宛城区打造“数字粮仓、中原样板”贡献更多基层智慧,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编审:赵勇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