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所属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与平谷区马昌营镇政府签订“关于农业中关村建设标准认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空中苗圃”科技小院建设,通过发挥标准化、检验检测和认证的技术支撑作用,来破解“实验室成果多,市场应用少”难题,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于市场“落地生金”。
2023年10月,平谷区马昌营镇联合北京农学院在王官屯村创建“科技小院”,试点在“空中苗圃”微型植物工厂内种植无需土壤栽培、无需阳光照射的高科技有机蔬菜水果。在植物工厂内,高科技蔬果长势喜人,番茄、草莓、红薯等农产品层叠摆放在种植箱内,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果蔬植物扎根于清洁的营养液中,在可调光LED灯的照射下茁壮生长。
“空中苗圃”微型植物工厂。受访者供图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检测检验和认证标准,植物工厂内的产品想走进超市、餐馆,摆上餐桌却遇到了障碍。“空中苗圃”的工作人员颇有些发愁,“虽然产出的蔬菜水果成活率高、成苗时间短,吃起来口感也非常好,却拿不出‘证据’。在进行产品推介的时候,总不能摘下一把菜让人家现场尝尝吧?”
为了推动“科技小院”科研成果实现快速转化,助力新产品顺利走向市场,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所属的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中标合信(北京)认证有限公司,近日与平谷区马昌营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将为“空中苗圃”科技小院建设提供标准化、检验检测和认证等一系列技术支撑。让科技小院的产品能够拥有全市统一的检测、认证等标准。
标准化和认证是科技创新和产业繁荣的基石和催化剂。它们通过提供共同的技术语言、降低交易成本、保障质量安全、促进市场准入、构建产业生态、引导可持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信任度。在技术迭代加速、全球化深入、产业融合加深的今天,健全有效的标准化体系和权威可信的认证制度,对于促进农业中关村建设发展,布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集成应用基础条件平台和创新资源,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
下一步,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将以马昌营镇为依托,与当地政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中关村管委会以及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密切合作,在规划和建设现代食品营养谷,发展合成生物、精准营养、药食同源等新型功能性食品等重大项目中,积极构建标准体系,不断增强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认证评价服务能力,助力高技术农业产业发展。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