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筑牢乡村基孔肯雅热防控堤坝,汕尾农业农村部门这样做!

   日期:2025-08-02 00:30:26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浏览:0    评论:0    

盛夏时节,骤雨初歇,湿热的水汽在一家生猪养殖场里蒸腾而起,场主在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技术员的指导下,仔细冲洗圈舍,对角落进行药物喷洒。“以前只觉得防猪瘟重要,现在才明白,搞好环境卫生,灭蚊也是保健康、保生产的大事。”他抹了把汗说道。

省、市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会议余音未落,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接连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地区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农业农村领域预防基孔肯雅热蚊虫控制技术系列指引的通知》,条条措施直指防控要害:人居环境整治、养殖场消杀、农田排涝、入户宣传、督导检查……一场覆盖全市乡村的“防蚊战”就此打响。

1013处房前屋后和村巷道的杂乱被清理一空,937处积存垃圾消失无踪,304处沟渠池塘的淤泥与漂浮物被打捞干净,3042处室内外积水被彻底清除,584处垃圾乱丢、106处污水乱排完成整治,521座农村公厕焕然一新……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无数党员烈日下的挥汗如雨,是基层力量被高效动员起来与蚊虫孳生抢时间的生动缩影。

养殖场变身防控前线:

“大清洗大消毒”切断传播链

蚊媒防控,养殖场是关键一环。7月23日,一份《关于开展动物防疫“大清洗、大消毒”行动的通知》已悄然布局。行动方案周密细致:7月至9月,全市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大清洗、大消毒”,重点瞄准饲养、贩运、屠宰全链条,对场所环境、运输工具、笼具垫料乃至养殖密集区交通干道进行无死角消杀。

效果立竿见影。截至7月29日,全市28家次屠宰企业、62家次规模养殖场、118家次小养殖场完成了深度清洗与专业消杀。刺鼻却令人安心的消毒水味,在乡间养殖场区弥漫,筑起一道阻断疫病传播的“防火墙”。

督导组直插一线:

泥腿子丈量防控“最后一米”

文件的生命力在于落实。镇村污水处理厂是否运转正常?养殖场消毒操作是否规范?公厕管护是否到位?宣传海报有没有贴到村民看得见的地方?7月27日,6支由汕尾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挂帅的督导组,带着任务清单,分头扎进县区村落。

他们踩着雨后泥泞的小路,掀开农户房前屋后闲置的盆罐检查积水,钻进养殖场查看消杀记录,在田间地头指导疏通排涝沟渠。短短数日,这样的实地督导已在全市范围开展了8次。督导组不仅是检查员,更是技术指导员和压力传导器,确保防控要求穿透基层“最后一米”。

党旗飘扬在农家院坝:

党员入户联心除隐患

“阿伯,屋檐下这个旧轮胎积水了,容易生蚊,得清掉!”在局机关结对共建村,党员小林一边耐心讲解基孔肯雅热的危害,一边麻利地帮老人清理积水容器。党员干部化身防控先锋队,依托“入户联心”机制深入农家。

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口头宣传,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协助清理积水、指导室内灭蚊、发放防护知识折页。党徽在农家小院和村头巷尾闪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筑牢防控网络的强大合力。

“轻骑兵”驰骋乡野:

农技人变身防控科普先锋

在这场全民防蚊战中,一支专业力量格外醒目——汕尾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他们迅速转换角色,从田畴里的技术指导员变身为防控一线的科普“轻骑兵”。

连日来,120人次市、县、镇三级农技人员的身影活跃在53个村庄和农业企业。在荔枝林场,特派员仔细检查灌溉沟渠有无积水;在水产养殖塘边,特派员指导养殖户清理废弃物堆放点,阻断蚊虫孳生源。300多份《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告农户一封信》《应急灭蚊看这里》等接地气的宣传资料和200公斤消毒物资,经由他们的手,传递到农户手中,将科学的防控知识播撒到田间地头。

闷热潮湿的岭南盛夏,是蚊虫肆虐的时节,更是检验公共卫生防线的关键时刻。汕尾市农业农村局以“农”字当头,将防控阵地前移至广袤乡村,从人居环境整治的“面子”,到养殖场消杀的“里子”;从督导组风雨无阻的足迹,到党员、农技员深入农户的身影,编织起一张疏而不漏的基孔肯雅热防控网络。

南方+记者 陈欣欣

【作者】 陈欣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