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战龙)近日,《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正式印发。新修订的《办法》做了哪些调整?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有哪些指导作用?
《办法》共有8章47条,分为总则、分类和内容、规划和编制、审批发布备案、培训宣传演练、评估与修订、监督保障措施和附则。
据介绍,相较于2017版,此次修订突出了四个重点:一是应急预案体系组成更加完善,按照制定主体划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方案);二是着力推进应急预案实操实用,分别细化了总体、专项、部门和基层应急预案的内容侧重点和编制要求;三是规范预案实施前的审批发布备案工作流程,新增了专项应急预案报应急管理部门衔接协调的要求;四是规范预案修订评估宣教演练,预案修订情形由6项增加至8项。
基于不同层级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差异,《办法》对不同层级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重点进行了明确。其中,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监测预警、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资源保障和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和实用性。市、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管控、监测预警、叫应反馈、分级响应及应急处置措施、信息报告、组织自救互救、现场管控、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重点规范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责和针对性、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