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1日电(记者赵鸿宇 秦婧)近段时间,河北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河北各地各部门闻“汛”而动,组织党员干部、农技专家下沉一线,开展农田排水、农技指导等工作,尽可能帮助受灾群众挽回损失。
保定市易县塘湖镇野沃村村民孟张云种植的2亩玉米因灾绝收,看着地里的景象,他一度犯了愁。易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副站长耿博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田间,手把手为他进行灾后种植指导:“眼下首要的是清除地表杂物,及时平整土地、疏松土壤,破除暴雨造成的土壤板结。县里已联系好了油菜、白菜、萝卜等蔬菜种子购买渠道,等土壤条件适宜,就可以抓紧补种。”
张家口市沽源县平定堡镇二道渠村2000多亩农作物在洪水中受损,村党支部书记赵明带领村民积极恢复生产。“我们协调了多台大型机械,对积水农田紧急挖掘排水渠,同时疏通下游河道,确保排水畅通。对积水特别严重的地块,还专门抽调了大型抽水设备,争分夺秒排空积水。”赵明说,在排水的同时,他们还指导农户准备喷施药物,防治灾后病虫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交通畅通是农业救灾和农产品外运的重要保障。保定市易县独乐乡是当地有名的林果种植大乡,全乡林果种植面积3.5万亩,眼下正值桃子成熟上市的关键时期,强降雨导致部分路段受损,鲜桃外运受阻。
独乐乡党委书记刘杰迅速协调多台挖掘机、铲车、运输车等机械车辆,同时组织抢修队伍,连夜展开道路抢修。经过17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受损道路终于恢复通行。
“道路恢复后,当天我们村就运出10万斤鲜桃。”独乐乡裴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成说,目前村里的林间路也基本修复完成,村民采摘、运输果品更加方便。
农业保险有助于灾后农户恢复生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易县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已开通农业保险赔付绿色通道,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勘察、实地走访核查等方式,对受灾情况进行定损,按照“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的原则,将保险赔款第一时间送到受灾农户手中,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