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宗庆后就开始在香港汇丰银行搞了个大动作,专门给他的3个美国私生子设了信托账户,打算用钱保障他们的未来。
宗馥莉当时心想:老爸没死的时候要设立信托,可现在人不在了,信托还没弄完,我为啥还有被条款限制住?我现在是娃哈哈董事长,凭啥我不能动这笔钱? 于是就宗馥莉以公司高管身份,找了宗庆后一名助理,在没有完全设立信托的前提下,先动用了110万美元,但没明确说用途。
钱一动,美国那边3个私生子坐不住了,于是在2024年底,把宗馥莉告上了香港法院,7月份正式起诉。
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作出临时裁定,冻结汇丰银行18亿美元资产,这笔钱是宗庆后设给3个私生子女的信托资金,宗馥莉无权再动用,并需交代之前资金去向。
也就是说,宗馥莉败诉了!
3私生子拿出关键证据:宗庆后手写信
宗馥莉之所以败诉,是因为3个私生子拿出了关键证据:宗庆后的手写信。
这封手写信明确说了让宗庆后的助手为3个子女分别设7亿美元的信托,本金不能动,只能用投资的收益把利息发给子女,3个子女分别是7亿,但帐户里只有18亿美元,这说明信托的事还没办完,宗庆后人就不在了。
两位母亲斗了20多年:
(1)施幼珍:宗馥莉的母亲,陪宗庆后创业艰难期,经营娃哈哈核心产业,早早布下宏胜集团防线。
(2)杜建英:娃哈哈第三者,从1991年进娃哈哈起步,凭实力攀升,2010年成立三捷投资集团。
2003年,施幼珍成立宏胜集团,代工娃哈哈
我之前写过一篇《宗馥莉稳赢!大姐掌控娃哈哈核心资产,3个私生子被"架空"》的文章,就说过了,宗馥莉的母亲施幼珍从2003年开始就防着杜建英了。
2003年,宗馥莉还在美国上学,宗庆后就开始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了,施幼珍知道这事后,就赶紧带着21岁的闺女宗馥莉成立了宏胜饮料集团,专门接娃哈哈的代工业务。
2004年,宗馥莉毕业回国,进入了娃哈哈。此后的三年,娃哈哈的的外包业务几乎都被宏胜饮料集团接过去了,3年后,宏胜利润甚至比娃哈哈还高。
母亲施幼珍对杜建英势力的先发制人,宏胜的成立、最后宗馥莉接手,壮大宏胜。
2010年,杜建英成立三捷投资,把娃哈哈买了一遍
宏胜饮料集团大获成功,杜建英都快被踢出局了。2010年,杜建英一看形式不妙,娃哈哈的业务几乎都成宏胜集团的了。他肯定不能在做代工业务了,于是他自立门户成立了:上海三捷投资集团,股权占比高达99.8%,杜建英也正是脱离娃哈哈高管岗位。
公司成立后,上海三捷把娃哈哈很多分厂的股权几乎都买了一遍,并投资教育、生物医疗等领域,这是杜建英为私生子“铺路”,也是她争夺影响力的开始。
但上海三捷的控制力明显比宗馥莉的宏胜集团差很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娃哈哈的权力与资本分裂开始了。
娃哈哈三股势力暗潮汹涌,家族博弈
从上面的时间线上来看,三股势力暗潮汹涌,家族博弈20多年了,情况非常复杂:
(1)母亲施幼珍、宗馥莉早就知道他们有私生子这事了,母女两一直在为掌管娃哈哈而布局。
(2)杜建英试图以资本运作抗衡施幼珍,和施幼珍阵营明争暗斗。
(3)宗庆后为了补偿3个私生子,每人分7亿美元,但运营权和公司核心由宗馥莉掌控。
(4)国资方势力,会不会介入博弈?他们肯定不希望家族内斗影响企业发展。
现在香港法院要求:宗馥莉作为建浩创投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和唯一董事,有责任遵守信托安排,未经授权不得动用信托资产。
宗馥莉心里肯定不爽的,斗了20多年,而且没有完全设立好,凭啥不让动?
虽然宗馥莉败诉了,但这只是阶段性结果,真正的走向要看杭州法院的判决。最终谁继承、谁掌舵娃哈哈,还得看宗庆后的安排、股权结构和国资态度。
杜建英和3个私生子除了香港的21亿美元的信托资金,还吓死那个要娃哈哈的股份。但目前来看很难,3个私生子常年在美国,也没经过商,想要全面掌控娃哈哈几乎不太可能,毕竟国资和宗馥莉的有很深厚的根基,但有可能会得到部分股权。
写在最后:
亲情也拯救不了钱权斗争,施幼珍和杜建英斗了20多年,无非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未来。娃哈哈的这场家族内斗,已经成了全国网友围观的头号八卦现场,别眨眼,后续绝对精彩刺激。
卢松松是一位自媒体人、短视频博主。也是创业者必看的账号,关注草根创业圈、科技互联网、自媒体和短视频行业。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