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系统施治看住家底

   日期:2025-08-03 09:30:25     来源:人民网    浏览:0    评论:0    

“当时没意识到风险,多亏你们及时纠正,保障了集体资金安全……”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该区兴达路街道某村党支部书记刘某表示。

此前,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检查中发现,该村出借的1000万元集体资金存在流失风险。经了解,2023年底,该村虽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将集体资金出借给某建设公司收息,但未办理有效担保手续,致使集体资金存在损失风险。对此,该区纪委监委向兴达路街道办事处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街道、村集体和企业签订补充担保协议,指导街道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堵塞监管漏洞,有效维护了集体和群众利益。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以规范集体经济合同为切入口,突出靶向监督,强化系统施治,推动“三资”管理规范有序。

“深入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河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清产核资,坚决防止瞒报漏报,全面摸清全省农村集体“三资”家底。该省纪委监委督促省农业农村厅成立6个省级工作指导组赴各地指导资产清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安阳市龙安区纪委监委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问题,联合区农业农村部门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清查,分类登记造册。

“在日常监督和督导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经济合同问题比较突出,诸如合同要素不齐全、决策程序不规范、签订主体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河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超长期、超低价、不规范等问题合同为切入口,推动整改未经民主程序审议、未签订书面合同、未及时缴纳合同约定价款等问题。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相关问题6042个,党纪政务处分4192人。

南乐县纪委监委日前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监督时发现,张果屯镇西吉干村党支部委员路某在未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的情况下,擅自把村集体购买的活动房无偿借给亲戚使用。最终,路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明晰、落实不到位,是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发生贪腐案件的重要因素。为补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短板,进一步织密织牢监督网,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堵塞漏洞、建章立制贯穿始终,督促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河南省农村集体财产管理办法(试行)》等,加快推进洛阳市、中牟县等3市4县(市)国家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规范化试点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规范,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问题得到纠治,一批流失的集体资产重归集体所有。

为精准高效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焦作市纪委监委联合有关部门搭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产权交易平台,在盘活集体资产、促进集体增收的同时,有效遏制农村小微权力腐败。济源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注重发挥数字监督作用,在加大对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公开公示力度基础上,建立涉农惠民补贴等民生资金监督模型,借助科技手段,快速查处违规分配民生资金等风腐问题。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将33个村(社区)的信息联通入网,有效推动监管端口前移,从源头上排查清理违纪违法隐患。

“下一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查、改、治一体发力,不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高效,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护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河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