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挂靠工”迎来大清算!四部委发力,外包、劳务派遣工全面排查!

   日期:2025-08-04 14:30:35     来源:科技圈主持人    浏览:5    评论:0    

2025年7月31日。这一天,注定会被不少打工人记住。2800万以“挂靠”“外包”方式就业的群体,迎来一场彻底清算。

早在4月18日,人社部、公安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就已联合发文,启动覆盖全国的专项整治。

文件明确:清理重点包括劳务派遣、假外包、虚开发票、工伤责任转移、非法用工等全链条问题。

01 为什么这类“用工模式”会遍地开花?

很简单:企业太省钱,工人太吃亏。

通过派遣、外包等方式,企业不仅能省下一大笔社保支出,连正式员工的义务也可以规避。出了工伤、发生事故,先推给劳务公司、再扯皮扯责任,拖得越久越划算。许多外包公司甚至设在异地,逃避属地监管,避税、压成本一条龙。

你明明穿着公司的工作服、每天打着卡上班,但档案、社保、合同通通不归公司管。

出事时,他们一句“你不是我员工”就把你推出去了。这不是段子,而是很多打工者正在经历的现实。

02 不只是“派遣”,所有变相用工一起查

这轮整顿的最大特点,是全链条治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务派遣”,很多伪装成“合作制”“加盟制”“项目承包”的用工方式,也会被一并清理。

比如:

直播机构让主播自称“自由职业者”,结果每天定时直播、定量带货、定期考核,和全职员工有什么区别?

某外卖平台说是“灵活就业”,但送餐时间、路线都由后台安排,根本谈不上自由。

这些看起来不签劳动合同、但又被实际管理、考核、调度的情况,都将被重新界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届时,不论外包公司还是用工企业,谁也逃不了连带责任。

03 还有这几类问题,也在重点清查名单里

除了用工形式,政策还锁定了以下几类典型“高危”行为:

虚开发票、偷税避税:一些外包公司通过“代发工资+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方式洗钱避税,甚至采用“阴阳合同”“绩效转移”等方式压成本。现在,这些手法将由税务和公安双线出击,查实的轻则罚款,重则追责入刑。

工伤不赔、推诿扯皮:事故发生后,外包公司不管、用工单位撇清,一拖几个月甚至几年成了常态。整顿文件明确规定:工伤责任单位为实际用工方,不得以合同形式规避责任。

“培训贷”陷阱+资料盗用:一些打着“招聘”旗号的非法中介,实际上是骗身份证、搞培训贷、兜售虚假岗位。许多年轻人交完钱、签完合同,发现连岗位都是假的。这次整治,网信办和公安部也将同步行动,违规平台、小程序、公众号等一律下架处理。

04 现在是关键期,不再是灰色地带

文件中用了非常清晰的措辞:这轮清理是“阶段性集中整治”。什么意思?用大数据排查、平台巡逻、交叉核查的方式,边查边公示。

你公司被查,和你签合同的那家公司也会一起被查。一个点爆出,可能带出一圈。

对企业来说,空壳公司不能再当避风港;对财务来说,虚开发票、假外包工资不能再用作常规操作;对派遣员工本人来说,如果你现在还在“有班上就好”的心态中,那就危险了——你在用青春帮别人规避责任。

这一次,整顿不是喊口号,真正的劳动用工规范化,从今天才刚刚开始。

来源:朋友圈文案大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