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5日电 (李源)盛夏时节,走进五河县浍南镇西营村,村民韩先生家新改造的卫生厕所干净整洁,墙上张贴的“管护服务联系卡”格外醒目。“打个电话就有人来清掏,一年还能享受两次免费抽粪服务,再也不用为厕所维护发愁了!”韩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浍南镇推进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的成效。
建管并重,破解“重建轻管”。针对农村改厕“有人建、无人管”的痛点,浍南镇在完成7374户卫生厕所改造的基础上,率先建立“县统筹、镇负责、村落实、户参与”的四级管护网络。“我们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镇级层面设立3个管护站,在村级层面设立20个管护点,配备专职管护员和抽粪车辆,确保问题24小时内响应。”浍南镇卫生改厕相关负责人介绍。
资源循环,实现“粪污利用”。一方面,鼓励农户自行清掏经无害化处理的粪渣粪液,用于自家“五小园”的灌溉施肥。这种方式既实现了资源的就近利用,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又为农产品的绿色、有机品质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不便自行清掏的农户,管护员实行上门服务,同时与土地承包大户签订粪污资源化利用协议,清掏出的粪污可直接运往土地承包大户,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带动周边3000余亩农田减量使用化肥。
习惯培养,涵养文明新风。依托“积分制”管理模式,浍南镇将卫生厕所维护、粪污规范处理等纳入积分兑换,村民可通过参与管护、保持厕屋清洁等行为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村级服务。目前,全镇已设立20个积分兑换点,累计发放积分1.2万分,带动农户养成定期清洁厕屋、规范使用粪肥的习惯,村民卫生健康意识显著增强,乡村文明底色持续擦亮。
下一步,浍南镇将结合夏季高温特点,开展“防渗漏、防异味”专项排查,同步推进管护队伍技能培训,确保改厕成果长期惠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