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区火山荔枝王跨洋出海;龙华区香芋、黄灯笼辣椒等铺就特色产业链;琼山区“一稻两虾”生态种养模式效益显著;美兰区潭牛文昌鸡、海南鲷等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
今年以来,海口立足“特”字挖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热带农业产业,带动农户持续增收。农业经济稳中向好,较好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据统计,上半年农业总产值达89.13亿元,同比增长4.6%。
在龙华区龙泉镇五一田洋旁,收购商和农户一起清点刚出土的香芋。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科技助力:创新驱动农业提质增效
8月5日清晨,琼山区大坡镇田心村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里,智能化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穿梭,锋利的切割装置轻巧掠过,秸秆碎屑均匀洒落还田,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装入口袋,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这批虾塘水稻亩产预计达700多斤,既为虾苗提供了夏季遮阴,又带来可观收益。接下来将全力备战冬季小龙虾养殖。”海口大塘园景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汉勇介绍。目前,琼山区“一季水稻两造虾”的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超540亩,形成“一田三收”的种养格局,该模式将在琼山区云龙镇、大坡镇和龙华区遵谭镇推广至1200亩。
科技赋能推动海口农业现代化转型。在龙华区龙泉镇五一村,通过品种改良和科学种植,五丰香芋品质与产量持续提升。近期已收购香芋超20万斤,批发价涨至4.5元/斤,产品远销广州等地。龙华区还依托深加工技术,结合黄灯笼辣椒、斑兰、乌榄等特色作物,构建多元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亩产效益。
产销两旺:拓宽渠道奏响增收乐章
畅通的销售渠道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让海口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火山荔枝王走出村庄,销往海外,心里特别高兴。”秀英区永兴镇建群村“90后”返乡青年吴宇燕说,这个夏天,她通过新媒体平台双语推介,带动果园销售荔枝超4000斤。
今年荔枝季,秀英区通过品质提升、创新营销和多方协作,使火山荔枝王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还远销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实现6亿元销售额,带动农户增收超60%,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今年以来,在“美兰好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带动下,美兰区的潭牛文昌鸡、美兰海南鲷、美兰香茅鸽、三江莲雾、大致坡凤梨、曲口生蚝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产销两旺,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展品牌农业,实现增收致富。
海口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季度海口农业将在多个领域协同推进:在种植业方面,将持续抓好粮油、蔬菜、热带经济作物及水果的生产供应;畜牧业将重点落实政策补贴兑现,推动猪、禽、牛、羊出栏;渔业领域,将挖掘淡水养殖潜力,扩大海水养殖规模;林业工作将围绕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木采伐及育种育苗展开,全力冲刺既定目标。(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雷蕾)
新闻多一点
8月5日至31日
海口新海港每日开设一班
“香蕉车运输专班”
盛夏时节,正值海南香蕉产销旺季。为切实提升香蕉出岛运输效率,海峡股份推出“香蕉车运输专班”服务,自8月5日起至8月31日,每日21时30分在海口新海港发一班,为海南香蕉搭建高效出岛通道,助力“海南味道”快速走向全国市场。
8月5日晚7时许,记者在海口新海港看到,一辆辆满载香蕉的货车整齐排列,司机们正进行出岛前的最后准备。“这批香蕉今晚就要运往徐闻,运输时效对保鲜至关重要。‘香蕉车运输专班’开通后,运输时间缩短,新鲜度更有保障。”来自海口的蕉农陈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香蕉车运输专班”实行提前预约制。司机预约成功后,可使用“一站式支付”功能,在完成安检、称重后,无需下车排队,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缴费。
此外,海口新海港、秀英港为香蕉车设置了港口专用快捷通道,司机凭香蕉检测单或预约卡即可享受优先服务,从进港、安检、配载到登船,全程畅通无阻。(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雨倩)
转自:海口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海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