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毛玺玺 刘蓓 见习记者 徐婉君 常非
8月12日的平顶山,暑气未消。平顶山市全民健身中心的灯光将绿茵场染成翡翠色。正在这里进行的卫东区“区超”足球邀请赛,让这座中原小城的夜晚蒸腾着别样的热度。4支来自该市卫东区、叶县,许昌市襄城县,漯河市舞阳县草根球队的球员奋力拼抢,用沾满草屑的球鞋丈量与梦想的距离,共同在这片场地上书写属于普通人的足球史诗。
田家源与对手拼抢
在足球场外,他们是医生、学生、装修工人、农民。因为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他们拥有了同一个梦。
急诊大夫的双面人生
舞阳县队41号球员王鹏飞,是球场上吸睛的存在。作为舞阳县中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他的白大褂和队服交替出现在两个战场:白天在医院与疾病博弈,夜晚在绿茵场上与对手角力。
27岁的王鹏飞至今记得10年前高中体育老师带他踢的第一场球。“当时连球都停不稳,却一下子被迷住了。”他说,足球的魅力在于“每一脚触球都需要瞬间决策,就像在急诊室面对突发状况,容不得半分犹豫”。2020年加入“舞阳真爱足球”微信群后,他迅速成为球队后防核心,群里有318名成员,有三四十人雷打不动地每周参与训练。
张文江在比赛中
在8月11日对阵卫东区队的比赛中,王鹏飞作为后卫积极参与进攻。晚上8点40分,舞阳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的机会,当第一次射门被守门员扑出,王鹏飞抓住机会,迅速跟进,以一记漂亮的补射将球打入球门。
全场掌声与欢呼声汇成一片。
尽管球队最终以1:8告负,但王鹏飞的这次进攻成为赛后微信群里热议的焦点。“带刀后卫”的外号,正是源于他这种攻防俱佳的风格。
“每次在场上奔跑,我觉得自己特别自由。”王鹏飞说,舞阳县人民医院附近的牛市口足球场,见证了他们无数个挥汗如雨的夜晚。这里没有专业的训练体系,却藏着纯粹的热爱,“只要是比赛日,大家都会准时出现在球场,连在郑州读大学的学生都会坐高铁赶回来。”去年大年初一的澧河湾杯,是王鹏飞难忘的记忆。当喂羊的老大爷牵着特等奖活羊离开时,场边观众的欢呼声盖过了鞭炮声。“足球不只是竞技,更是连接乡土的纽带。”他说,这次卫东区“区超”,他们带着学习的心态而来,每一次触球都是在积累经验。
追风少年的成长之路
在8月11日的比赛中,16岁的田家源和父亲田帅兵代表舞阳县队同场拼搏,这是父子俩首次在正式比赛同台竞技。比赛中,身着50号球衣的田家源感受到了成长的滋味。作为舞阳县队的前腰,他在下半场一次关键传球中失误,原本计划的高球变成了地滚球,错失了一次绝佳的进攻机会。
观众席座无虚席
“爸爸总说,放松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赛后,田家源和田帅兵在手机上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分析传球轨迹,复盘战术细节。田家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踢球,拥有超越年龄的成熟。在对阵漯河体校的友谊赛中,读小学五年级的他上演长途奔袭“一条龙”进球,带球从己方半场狂奔至对方禁区,用假动作晃过门将后推射空门。“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足球的力量。”他说,在球场上获得的成就感让他欲罢不能。尽管高强度、高频次的训练让他经常受伤,崴脚、髌腱炎······但每次踏上球场,伤痛就会被他抛在脑后。
田家源的手机相册里存着许多贝克汉姆的照片。“我喜欢他的传球精度和定位球技术。”他说,为了提升决策能力,他反复观看欧冠决赛录像,分析球员的跑位时机。在郑州某高中的校园足球赛中,他带领球队连续两年获得区冠军。经过自己的努力,田家源以足球特长生的身份被郑州一中录取,未来,他想考入北京体育大学。
对田家源来说,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父亲田帅兵的影响无处不在。训练结束后,父子俩常坐在看台上复盘比赛。“爸爸教我在防守时要像守护急诊室一样专注,进攻时要像抢救病人一样果断。”田家源说,这种双重教育让他在球场上更加沉稳。
“孩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抱怨,从不言弃。他对足球的热爱和执着让我很欣慰。”田帅兵说,自己这辈子已经没有站在职业赛场的机会了,希望儿子能在足球事业上打拼出一片天地。
平凡人的深切热爱
“闲时种地,战时扛枪。春播希望,秋收谷仓。”这是舞阳县队队友为同队的农民球员所作。
今年52岁的张文江是舞阳县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一名麦田守护者,他对足球的热情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
8月12日晚,叶县队vs襄城县队
“高中时就喜欢踢球,这么多年从没有停止过热爱。”他说,加入舞阳县足球爱好者的圈子后,他第一次站在这样正式的赛场上,“看到这么好的草坪和观众的热情,我觉得特别兴奋!”一场球赛下来,每个球员触球的时间都很短暂,虽然没有进球,但在与队友的配合和拼抢中,张文江没有遗憾,他期待下一场比赛自己能有更好的表现。
除了医生、农民,4支足球队球员中还有普通公务员、工人、货车司机、快递员、私营业主、退役运动员等,他们用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安全帽与足球鞋并存,白大褂与护膝交替,锄头与足球袜同框,构成了“区超”赛场最动人的画面。
8月11日晚,卫东区队与舞阳县队的比赛如火如荼。尽管以8:1失利,但舞阳县队的球员依然不吝汗水、互相鼓励。队长王帅在赛后采访中说:“比分不是全部,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希望。”
卫东区教育体育局局长井平生在开幕式上表示,举办“区超”的目的,是“让足球点燃夏夜,让运动融入生活”。据统计,赛事期间平顶山微报视频号、抖音直播单场曝光量超万人次;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穿上球鞋,在社区空地上追逐梦想。
8月12日晚,终场哨声响起,两支球队的球员互相击掌。他们知道,无论胜负,这场绿茵之约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就像王鹏飞在微信群里写的那样:“人生无处不疆场,绿茵之上,永远年轻。”在这片没有镁光灯的场地上,草根球星用汗水书写自己的传奇。他们或许永远无法登上职业赛场,但那份对足球的热爱,早已超越了胜负,成为照亮平凡生活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