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微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日期:2025-08-17 14:30:34     来源: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浏览:0    评论:0    

知识点

PART1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1)自然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气候

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

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

地形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水源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

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2)社会经济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工业基础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

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

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

人口

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影响商品率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技术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

政策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市场信息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产业规模大

PART2

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昆明

花卉种植业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考点分析

1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

2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生产生活用水、电力和广播电视的建设。

(2)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治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农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4)壮大集体经济:搞好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吸引外来投资。

(5)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状况。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高考真题

1. (2021 · 湖北)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井冈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足不出户就可将农林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井冈山地理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②气候温暖湿润③生物物种丰富④水域面积广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直播卖货让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不愁卖了,这主要得益于( )

A. 产业产能提升

B. 产品工艺革新

C. 基础设施改善

D. 生产成本降低

(3)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进一步( )

①促进人口聚集②助力产品销售③夯实产业根基④实现增产增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

(1)依据图中信息,井冈山位于江西西南部地区,罗霄山脉中段,湘赣交界之处,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峻的山岭组成,地形复杂多样;由于纬度较低,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井冈山区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也形成了品种丰富农林资源,①②③正确。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水系发育程度高,排水条件好,湖沼较少,水域面积不大,④错,故本题BCD错,A正确。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2)由题干信息可知,由于加强通信网络建设,井冈山也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促进了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的销售,扩大农林土特产品的市场范围,C项符合题意;市场范围的扩大,产品的销量增加促进了产业产能提升,即产业产能提升不是土特产销量增加,市场范围的扩大的原因,故A错;农林土特产品直播卖货的销售方式与产品工艺革新、生产成本高低无关,故BD错。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3)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以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但不是促进人口集聚,①错;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以扩大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的销售范围,助力产品销售;促进井冈山地区农林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产业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增产增收。故②③④正确,所以本题排除ABC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2. (2021 · 广东新高考)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 丰沛的降水 B. 昼夜温差大

C. 充足的光热 D. 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 长江流域棉区 B. 黄河流域棉区

C. 西北内陆棉区 D. 三大绵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1. C 2. C 3. B

【解析】

(1)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一直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C正确,ABD错误。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3)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全程机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围推广,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从而导致新疆棉花生产效率提升,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①③符合;沙漠化强度减弱是干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②不符合;气候暖湿化加强不利于棉花产量提高,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 (2021 · 辽宁新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东北地区贡献较多。南方水稻主产区通过改良品种,提升口感和品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据调查,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成本和价格均高于江苏省,但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水土资源压力,表现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部分耕地质量下降。图为2001~2017年东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耕地面积和水稻增加面积占比统计图。

(1)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水稻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

(3)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压力,提出该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策。

【答案】

(1)随着海拔增加,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呈减小趋势、在海拔0-60米占比最高,海拔300-500米占比最低。影响因素:地形、水源。

(2)黑龙江复数指数低,单位面积土地的水稻总产量小;灌溉用水、提高土壤肥力等农业生产成本高;黑龙江水稻品质更好。

(3)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种;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解析】

本题以水稻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区域差异、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

(1)由图可知,随着海拔增加,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由约37%下降到约5%,呈减小趋势,在海拔0-60米占比最高,海拔300-500米占比最低。随着海拔增加,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发生变化,可推测其影响因素为地形;水稻耗水较多,需要灌溉,海拔较低处便于灌溉,故水源也是其影响因素。

(2)黑龙江纬度更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复数指数低,单位面积土地的水稻总产量小;由材料可知,黑龙江水土资源压力较大,可推测其灌溉用水、提高土壤肥力等农业投入的成本较高;黑龙江水稻市场竞争力强,说明黑龙江水稻品质更好。

(3)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压力,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针对土地资源压力,可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等。

4. (2020 · 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一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咖啡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农村扶贫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二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

(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2)简述近十年来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气候: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丘陵、山地。

(2)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仍需进口

(3)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

(4)培育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扩大种植规模;创立品牌;培育市场。

【解析】

本题考查咖啡种植的区位条件、我国咖啡生产的特点及发展的措施。

(2)本题主要考查对图表数据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从图可知,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但由于部分生豆出口,导致国内咖啡仍需进口。

(3)本题考查我国咖啡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政策优惠。

(4)本题考查发展措施,可从培育良种、技术、产业链、品牌等方面分析。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种植技术;对咖啡生豆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专业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树立品牌意识,创立自主品牌;加快国内咖啡销售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培育国内市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