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以“红色党建链”串起“富民产业链”

   日期:2025-08-18 12:30:41     来源:大象新闻    浏览:0    评论:0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张茜文/文图

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立足“农业大镇、产业强镇”实际,坚持“党建链+产业链”双链融合模式,以“红色引擎”驱动产业发展,推动食品加工、建筑建材、艾草产业、装备制造、智慧农业五大产业集群发展。

“红色园区”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该镇坚持“党建强则产业兴”的发展理念,创新“党建+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组织力提升园区产业聚集力。运用全域党建理念,联合税务、市场监管、公安司法、银信等多方力量,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园联合党支部,将党建“引擎”全面嵌入产业发展进程,确保产业园建得好、运营好。围绕园区建设,成立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产业园区工作专班,及时解决产业园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资金投向精准、过程可控。围绕项目投产,镇党委探索建立党员帮扶企业制度,成立项目推进“绿色专班”,全流程护航重点项目建设。针对企业发展,通过村企共建、驻企联络、技术服务等形式,不断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用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在园区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截至目前,红泥湾镇已规划建成包括“中心镇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庞庄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区”“清丰岭移民工业园区”等在内的五大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近百家,在五大产业园区内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

“红色产业”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商会+支部+企业”联动发展模式,通过商会搭台、支部引领、企业唱戏,以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升级,推动企业资源共享、技术互通、市场共拓,联动食品加工、建筑建材、装备制造、艾草产业、智慧农业五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其中,新鑫缘建材科技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其研发的环保型建材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宛禾香食品打造的麻酱米线、砂锅土豆粉两大爆款,长期位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前列,成为“南阳味道”的响亮名片;倍益健生物科技公司以现代化工艺“点草成金”,产品销往全国,打响红泥湾艾草品牌;豊洁光电填补了南阳市光通信产品制造空白,拓展了红泥湾产业发展新赛道;河南佳格智慧农业将传感器监测、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千亩良田,引领传统农业迈入“云上种田”的智能时代。

“红色驿站”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该镇构建“党建+产业+就业”机制,依托27个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就业服务站”,建立企业用工“技能培训+岗位直通”就业模式,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村民近4000人实现稳定就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离土不离乡”就业机会,2024年全镇产业工人人均月工资超过3000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就业富民的新路子。其中,金田地农优产品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471户,推行“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与白象食品股份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常年供货合同,走出一条以辣椒、大蒜、艾草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带动群众就业500余人。倍益健、承善堂、国医大艾等艾草加工产业企业,集生产加工、器具研发、现代化销售为一体,全产业链布局与专业电商团队健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带动了运输、包装等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汇金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加工类企业,日均用工需求超过400人,成为附近村民就近就业的“稳定器”。

“每月挣三四千元,离家近,顾家方便,收入也不比城里差。”这是许多红泥湾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党建引领企业蓬勃发展、群众稳定增收、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红泥湾镇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旺、群众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编审:赵勇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