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闲时总爱凑堆打牌,现在村里每月放电影,不仅能看新片子,还能学政策、受教育,这日子过得更有滋味了!”近日,在新野县王集镇白滩村的文化广场上,刚看完公益电影的村民王大爷笑着说。夜幕下,银幕上光影流转,银幕外掌声阵阵,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正成为当地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的生动载体。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野县王集镇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与移风易俗工作有机结合,精选一批主题鲜明、贴近生活的影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破解陈规陋习,播撒文明种子。
影片“菜单”接地气,新风理念入人心
“以往放电影多是娱乐片,现在我们特意增加了‘移风易俗专场’,影片内容紧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主题。”县电影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精心筛选《好媳妇当家》《花喜鹊》《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影片。
在齐楼村放映现场,短片里“彩礼攀比要不得,大操大办增负担”的直白表述,配上村民熟悉的方言配音,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以前总觉得儿子结婚彩礼少了没面子,看完片子才明白,日子过得好比啥都强。”村民李大姐说,村里最近有户人家带头“零彩礼”结婚,正是受了电影的启发。
互动环节聚人气,文明共识共培育
“大家觉得,咱们村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该怎么改?”电影放映间隙,村干部借着银幕灯光,组织起“乡村夜话”。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办事省钱不丢人”聊到“厚养薄葬是真孝”,原本分散的意见渐渐凝聚成共识。
银幕之外见行动,文明乡风渐成形
光影的力量不仅停留在银幕上,更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精气神。王集镇通过公益电影宣传,推动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近半年来,全镇婚事彩礼平均降幅达40%,丧事办理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至3天,节省费用近百万元。
从娱乐消遣到文明课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正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当光影与乡风相遇,当银幕与民心相连,移风易俗不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化作一幕幕生动的故事、一声声贴心的叮咛,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乡村的文明土壤,让新风尚在田野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新野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