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递网 雷建平 8月19日
农业B2B数字农业服务企业一亩田(股票代码为:“YMT”)今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
一亩田在本次IPO中发行452.2万股ADS,发行价为每股4.1美元。另外,承销商有48.8万股的超额配售权,若全额行使,一亩田本次IPO将募资约2200万美元。
一亩田本次募资主要用于继续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进行全面农产品经纪服务流程和制度的梳理、设计,并推进国际化相关业务。
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表示:“中国最好的创业机会在广大乡村。以上市为新的起点,一亩田将继续深化农产品经纪人服务,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进程,同时放眼世界,全力开拓国际业务,去肩负起让全球每一亩田更有价值这个更大的使命和责任。”
邓锦宏曾说自己最崇拜的企业家是马斯克,因为马斯克在做一件又一件非常有挑战,非常创新的事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很佩服。
邓锦宏在农业B2B数字农业领域也已耕耘14年。随着此番一亩田上市,邓锦宏也终于收获IPO。
整合百万农产品经纪人 要做“农业版链家”
据介绍,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北京,以搭建农产品B2B数字化产销服务平台开始,逐步发展成为覆盖种植、批发、流通等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数字集团企业。
一亩田旗下一亩田APP数字平台、豆牛智慧代卖、沃众田数字规模化种植基地、沃来逍代办帮销、AI精准营销五大业务板块,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模式。
一亩田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围绕解决农民“卖货”问题,为农产品经纪人及城市端的批发商提供交易撮合服务。
到今天,一亩田已服务超过5600万农业生意人,覆盖农业生产和流通全产业链。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跃商家数量计算,一亩田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农业B2B平台。农产品经纪人是一亩田的主要服务群体,中国有超过600万人从事农业经纪人这一职业。
这主要是源于中国“大国小农”的背景以及“小生产 大流通”的产业格局,98%以上的农户经营着全国70%以上的土地,人均耕地仅0.5英亩,导致生产分散、产品非标准化,每个进入产地的采购商都需要对接到本地的经纪人来完成产地交易。
像20年前的房产交易领域一样,以个人为主的农产品经纪人行业同样存在组织化程度低、行业规范缺失、缺少信用约束等问题。
为此,2024年,一亩田推出“沃来采”农产品连锁经纪服务,已在中国部分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了数十个网点,以“农业链家”的方式,为采购商提供标准化服务和统一售后保障。
得益于十余年深耕产业一线的成果,一亩田平台积累了数千万全国各类农产品采购商资源、覆盖各主产区的行情数据体系、数千个品类的做货标准数据库,为“沃来采”从科学选址、专业服务到客户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全国初级农产品流通总价值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具有广阔的市场。按照农产品通常5%的佣金计算,约4500亿的佣金规模,可为一亩田“沃来采”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年营收1.61亿 毛利率81%
招股书显示,一亩田2024年营收为1.61亿元,其中,数字农业商务服务的收入为1.526亿元,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的收入为870万元。
一亩田2024年毛利为1.31亿元,毛利率为81%,较上年同期的73.7%提升了7.3个百分点。
一亩田2024年运营亏损为3403万元,较上年同期收窄65.9%。
一亩田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428万元,毛利为2713万元,净亏损29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1314万元大幅收窄77.9%。
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仍待发掘
据报告显示,2024年,流通的初级农产品总价值达到5.5万亿元;中国依赖超过1000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些市场在2024年的年交易额均超过了1亿元。此外,2024年约有280万个农业合作社,截至2023年10月,约有4000万个中小企业买家。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约为3.14亿,较上年的3.09亿有所增长。2020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农村地区数字支付也日益普及。预计到2024年,中国农村地区的数字支付用户规模将达到2.9亿。
按GMV计算:2024年,中国农业B2B平台的总商品交易额(GMV)达到了1327亿元,相比与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0%。预计到2029年,中国农业B2B平台的总交易额将达到2842亿元,较2024年的预期水平,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5%。
按收入计算:随着农业B2B平台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农业B2B数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1.601亿元,较2020年增长41.9%。预计到2029年,农业B2B平台数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2.763亿元人民币,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6%。
中国农业采购与交易市场广阔,潜力巨大。2023年,该市场的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到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0万亿元人民币。
具体来看,一亩田模式类似于链家、贝壳,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是针对于农业,一个针对于房地产,二者都连接着庞大的经纪人群体,而农产品经纪领域的从业人员数目甚至比房产经纪领域还要大,经手交易的农产品价值也是数万亿级,和房地产交易的产业价值相当。
进一步而言,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使所在市场进一步透明化,其所得收入均主要来自撮合交易,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亩田更多收入还是来自广告,而链家更深入的切入到了交易环节。
面对巨大的农业采购与交易市场,一亩田旗下“沃来采”业务就是像链家一样切入交易环节,以自营门店的方式为买家提供更专业、规范的农产品经纪服务,目前已经开出几十家门店。
以市场预估的2028年中国农业采购与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元规模计算,若一亩田能占据市场的成交规模的2%,是600亿规模的体量。那个时候,一亩田对应估值就会比当前高得多,且更具市场经济和社会价值。
当前中国农业采购与交易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交易者多位于农村和或城郊,所在位置分散,一亩田要把这个市场高度信息化,注定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并非能一蹴而就,需要花时间下苦功。而这种苦活累活,巨头们往往也是看不上的,一旦做成,就是一亩田的竞争壁垒。
邓锦宏有75%投票权 红杉中国是重要股东
IPO前,一亩田创始人、CEO邓锦宏持股18.5%,有75.65%投票权;高级副总裁Min Liu持股2.73%,管理层共持股18.5%,有75.65%投票权。
红杉中国持股为15.9%,有4.7%的投票权;Wise Prime International持股为9.3%,有2.8%的投票权;Passion Stream Investment持股为7.6%,有2.3%的投票权;Win-Chain Agribusiness Holdings持股为7.4%,有2.2%的投票权;
CGC Moon Walk Limited持股7.1%,有2.1%投票权;Beijing Fengmu Enterprise Consulting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持股为14.7%,有4.4%的投票权;SCC Entities持股为2.5%,有0.7%的投票权。
IPO后,邓锦宏持股17.77%,有74.91%投票权,高级副总裁Min Liu持股2.62%,管理层共持股17.77%,有74.91%的投票权。
红杉中国持股为15.05%,有4.59%的投票权;Wise Prime International持股为8.94%,有2.73%的投票权;Passion Stream Investment持股为7.26%,有2.22%的投票权;Win-Chain Agribusiness Holdings持股为7.1%,有2.17%的投票权;
CGC Moon Walk持股为6.77%,有2.07%的投票权;Beijing Fengmu Enterprise Consulting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持股为14.16%,有4.32%的投票权;SCC Entities持股为2.17%,有0.66%的投票权。
将开启数字农业全球化运营的时代
放眼全球农业,粮食安全基础不牢、产业附加值不高、数字科技应用水平不均,撒哈拉以南非洲每100公顷耕地仅0.2台拖拉机,亚洲的小农生产依然“看天吃饭”,拉美地区因技术不足单产不到发达国家的50%。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流通,数字农业的未来依然是一片“蓝海”。
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数字化服务平台,一亩田也将以上市为起点,全面开启数字农业全球化运营的时代。
此前,一亩田已经于香港成立国际化运营中心,将海外种植、国际贸易、对外投资作为三大方向,通过深度整合全球农业资源,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农产品。
流通领域,一亩田平台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农产品品类供应,已经构建起服务全球买家的中国农产品供应网络。平台活跃采购商除中国外,还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数字桥梁”。未来,一亩田将以“沃来采”业务为基础,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全球更多主产区,组织优质农产品供应链,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供应。
生产领域,以目前一亩田万亩马铃薯数字基地为基础,依托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数字化领域的经验积累,在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沃众田”数字示范基地的种植,实现全球生产端的提质增效。
邓锦宏介绍:“未来,一亩田将深入参与全球农产品贸易和生产环节,买全球、卖全球,以创新技术推动全球农业发展。”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