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虽过,暑气未消。8月20日,河南在持续不退的高温中,迎来了被网友无奈调侃为“四伏”的第二天,滚滚热浪依旧是全省天气舞台的绝对主角。不少学子也在这“热情似火”的日子里,迎来了开学前的“第一课”——军训。
昨日(19日)的炎热,相信许多市民已经深有体会。据省气象台监测,当天我省西北部、南部普遍出现37℃以上高温,三门峡市坝头站的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了42.0℃。为应对酷热,省气象台在19日9时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Ⅳ级应急响应。
热浪之下,预警齐发,仅19日7时至17时,全省就发布了118条高温等预警信号,足见此轮高温天气的强度。
这股热浪并非孤立现象。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数据,自7月以来,我国河南、陕西关中平原、湖北等地的高温日数已超过30天,而放眼全球,今年以来的全球平均气温已位列历史记录第三高。
河南省气象台预计,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影响,从今天(20日)到23日,我省将维持“烧烤模式”。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在37℃到39℃之间,局部可达40℃。而21日至23日,高温天气将进入本轮的最强时段,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将升至37℃~39℃,东部、东南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或将冲击40-42℃。
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温,预计要到24日前后,随着全省大部迎来阵雨或雷阵雨,才会有所缓解。
炎炎烈日下,全省不少学校的军训已经或即将开始。如何让孩子们在锻炼意志的同时,又能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的专家给出了专业建议。
专家提醒,军训期间体力消耗巨大,出汗量多,补水是第一要务,但要讲究方法。应少量多次地饮用温水,切忌在剧烈运动后猛灌冰水,以免引发胃肠痉挛。除了白水,也可以准备些绿豆汤、酸梅汤来解暑。
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即冲洗冷水澡或直接进入空调房猛吹,应先用温热毛巾将汗水擦干,休息片刻,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避免因温差剧变引发感冒或更严重的心血管问题。
饮食上也要注意调整。大量出汗会带走体内的钾元素,导致乏力,可以适当多吃些豆制品、奶制品等,同时通过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补充B族维生素。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军训小药包”,备上藿香正气水(或片)、风油精等防中暑药品,以及碘伏、创可贴等处理小磕碰的外伤用品。
专家特别强调,如果在军训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中暑前兆,应立即停止训练,到阴凉处休息,并及时报告教官和老师,情况严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