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9日晚,中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数字化服务平台一亩田集团(简称“一亩田”)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
一亩田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公司供图)
一亩田在本次IPO中发行452.2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发行价为每股4.1美元。另外,承销商有48.8万股的超额配售权,若全额行使,一亩田本次IPO将募资约2200万美元。
据招股书,一亩田本次募资主要用于继续拓展线下“沃来采”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进行全面的农产品经纪服务流程和制度的梳理、设计,并全力推进国际化相关业务。
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表示:“中国最好的创业机会在广大乡村。以上市为新的起点,一亩田将继续深化农产品经纪人服务,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进程,同时放眼世界,全力开拓国际业务。”
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一亩田已成立14年,上市前累计完成六轮融资,获得了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真格基金、易果生鲜、乐奕创投、光信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一亩田专注于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围绕解决农民“卖货”问题,为农产品经纪人及城市端的批发商提供交易撮合服务,已累计服务超过5600万农业生意人。根据招股书,按2024年收入和月活跃商家数量计算,一亩田是中国最大的农业B2B平台。
农产品经纪人是一亩田主要服务的群体。“中国有超过600万人从事农业经纪人这一职业,但以个人为主的农业经纪人行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行业规范缺失、缺少信用约束等问题。”一亩田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亩田在2024年推出了“沃来采”农产品连锁经纪服务,在中国部分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了数十个网点,以“农业版链家”的方式,为采购商提供标准化服务和统一售后保障。
从整个市场范围来看,一亩田“沃来采”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全球农业存在粮食安全基础不牢、产业附加值不高、数字科技应用水平不均等现象,撒哈拉以南非洲每100公顷耕地仅0.2台拖拉机,亚洲的小农生产依然“看天吃饭”,拉美地区因技术不足单产不到发达国家的50%。国内方面,全国初级农产品流通总价值在2023年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照农产品通常的5%佣金计算,佣金规模约为4500亿元。
一亩田表示,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流通,数字农业的未来依然是一片“蓝海”,而公司在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均具备优势。
具体来看,在流通领域,一亩田平台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农产品品类供应,已经构建起服务全球买家的中国农产品供应网络。平台活跃采购商除中国外,还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数字桥梁”。
在生产领域,一亩田以其万亩马铃薯数字基地为基础,依托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数字化领域的经验积累,在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沃众田”数字示范基地的种植,实现全球生产端的提质增效。
招股书显示,一亩田2024年实现营收1.61亿元,净亏损为3494.1万元,较2023年同期净亏损1.06亿元明显缩窄。
邓锦宏表示:“未来,一亩田将深入参与全球农产品贸易和生产环节,买全球、卖全球,以创新技术推动全球农业发展。”
“沃来采”受到业内看好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李人庆认为,以“一亩田”为代表的“沃来采”农产品经纪人平台网络,正在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赋能农业经纪领域,将彻底改变原有散乱低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李人庆表示,“沃来采”对农业经纪人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一是通过“沃来采”经纪人服务标准的建立,可实现行业的规范专业,提升整体农产品经纪服务水平;二是促进经纪人收入增长,规范的产业服务可实现头部经纪人年收入从传统模式的5万元—10万元提升至20万元—50万元;三是通过覆盖更多农产品主产区的门店建设,平台匹配全国货源,可以实现跨区调货,整体服务半径从县域扩展至全国;四是通过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持,例如“小田”AI机器人,日均解答超10万个农技问题,从而降低经纪人知识门槛。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认为,一亩田“沃来采”的模式类似于已经在纽交所上市的“贝壳”。一亩田在农业领域通过整合数百万农产品经纪人群体,目前已经在中国开出数十家线下门店,并在持续复制扩张中。
一亩田上市后的资金,将用于加强“沃来采”供应链建设。李建华表示,一亩田上市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是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农业电商领域,聚焦大浪淘沙后的优质数字农业企业,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二是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引入有助于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成功上市案例可能增强其他农业电商企业坚守的信心,推动更多企业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作者:孔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