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文化中国行· 走进河南南阳医圣祠

   日期:2025-08-21 12:30:33     来源: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浏览:0    评论:0    

张仲景墓及祠称医圣祠,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医圣祠坐北朝南,仿古黄琉璃瓦汉阙耸立门前,巍峨壮观。中院有山门、拜殿、墓亭、两庑;后院有过厅、大殿、东西配房和东西厢房。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荷花池。拜殿位于张仲景墓前,仿汉建筑,重檐庑殿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后为张仲景陵墓,拜殿内有顺治十三年南阳府丞张三异所立石碑,上刻“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仲景墓为正方形大理石墓基,汉砖砌成,四角镶嵌羊头,寓意吉祥,花墙环绕。墓亭方形,灰瓦单檐四坡顶,庄严肃穆。仲景墓亭东西两侧有复建的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广济馆等附属建筑。

墓后为清代四合院式建筑,有过厅、正殿、东西配房和厢房。过厅为单檐硬山灰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五架梁结构。前檐采用砖墙封护,两次间开圆形窗洞。后檐采用砖封檐形式,雕出椽飞;明间立双柱伸出一步架,形成抱厦。大殿为单檐灰色筒板瓦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五架梁结构。大殿内陈列着《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前檐对联上联是:"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下联"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东、西配房各面阔2间,进深1间,单檐硬山灰瓦顶建筑。东、西厢房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西院有医圣井、荷花池、池心亭等。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晚期南阳涅阳人,曾官拜长沙太守,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当时因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疫病流行、生灵涂炭,张仲景择期开衙诊治,解民疾苦;张仲景还虚心研究、创立了六经辨治的治疗原则,受到后世历代医学家的推崇,成为中医临床的基本灵魂;其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大量的有效方剂,成为后世学习中医的经典。张仲景去世后数十年,后人才将遗体运回南阳安葬并建祠加以纪念。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祠庙已无迹可寻。现存南阳医圣祠是古人在早期祠庙基础上重建而成,体现了南阳人民对这位医圣先贤的追思与敬仰。

据《张仲景祠墓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由明藩唐王和地方儒医共同捐资在仲景墓畔修建了医圣祠。清代中期,南阳医圣祠达到最大规模,有祠田近700亩。1929年,军阀石友三拆毁了祠园的大部分建筑。1935年,以章太炎、陈立夫、焦易堂为首的99位当时中国文化界、中医界名人联合发起倡议,重修南阳医圣祠。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医圣祠进行修葺。〈据南阳考古研究院〉

微信|a13759843208

投稿|1120439465@qq.com

[责任编辑:梁纪委]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