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8月21日,植物表观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来到简阳,实地考察由其培育的优质饲草新品种田菁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简阳农业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在禾丰镇元吉社区的田菁种植示范基地,曹晓风院士仔细查看了田菁的生长状况,对田菁在近期高温环境下的良好长势表示肯定。她介绍,田菁不仅耐高温,其生长速度在水热同期的条件下可大幅提升,单日生长可达4-5厘米,且耐涝性远超苜蓿,非常适合简阳的气候特点。此外,田菁强大的固氮能力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后续作物种植创造有利条件。
田菁,作为一种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豆科植物,具有耐盐碱、耐酸、耐涝、耐旱等特性,是我国常用的绿肥作物,近年来因其高蛋白特性,在饲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曹晓风院士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成功选育出耐盐碱、高产的田菁新品系 “中科菁” 系列,在盐碱地改良和饲草应用方面成效显著。
在谈到田菁种植与简阳畜牧业的结合时,曹晓风院士表示,田菁草质柔软,蛋白含量高,初花期粗蛋白含量可达20%以上,是优质的高蛋白饲草。田菁在简阳的成功种植,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选择,将田菁种植纳入畜牧业产业链,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牧产品质量,还能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推广田菁种植与畜牧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有望形成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简阳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据悉,自2022年起,我市与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启动“丘区现代农业科创转化中心”合作项目,聚焦丘陵地区农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针对丘区饲草料短缺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难题,省农科院资源环境所在简阳市禾丰镇元吉社区牵头建立80亩标准化饲草基地,系统开展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与加工利用创新工作。目前基地已成功选育出“中科菁A”“高丹草”“饲用高粱”等9个适宜简阳种植的优质饲草新品种;示范推广“中科菁高产栽培”“高丹草/玉米间作”等10套高效种植模式;建成现代化饲草加工区,集中展示干草、草粉、混贮等加工技术,并成功研制草颗粒等7类高附加值草产品,初步形成“研—产—加—用”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为丘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可推广的“简阳样本”。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及专家团队的协同合作,大力推广以“中科菁”为代表的优质饲草品种。通过优化精准栽培技术、构建现代化饲草加工体系、延伸产业链条等举措,推动田菁产业在简阳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使其真正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为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助力全市农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新闻多一点
曹晓风
植物表观遗传学家
曹晓风院士是植物表观遗传学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CAS-JIC 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长期以来,曹晓风院士在植物表观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学相关研究中成果斐然,其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植物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 郑玥岚
部分来源 | 简阳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 | 郑玥岚
责编 | 胡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