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22日电(朱志庚 王静)立秋之后,故黄河畔一处“鱼菜共生”体验基地里,成群的锦鲤在沟渠中自在游弋,一旁的田畦间,各类蔬菜花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我们用富含鱼粪的水浇灌蔬菜,过滤后的洁净水再次回到鱼池,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徐州市恒之溪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鱼菜共生”体验基地负责人许天璇向参观者介绍“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行机制。
“鱼菜共生”体验基地。朱志庚 摄
何桥镇是农业大镇,黄河故道流经此地二十余里。由于大部分耕地属沙质土壤,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有限。近年来,该镇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特色种植等新业态,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何桥镇重点发展的生态农业项目,徐州市恒之溪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鱼菜共生”复合耕作模式,将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依托智能控制系统,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可持续循环体系。该系统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避免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真正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目标。
基地水产区域养殖了大量锦鲤。朱志庚 摄
目前,基地水产区域养殖了锦鲤、鸭嘴鲟、乌龟等多种水产品。蔬菜种植区则根据季节轮作各类蔬菜、花卉和玉米、大豆等作物。该基地总面积1600平方米,五年来“鱼菜共生”模式运行稳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
这一模式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基地有三名固定员工,长期在基地做维护管理工作,在收获旺季以及管理高峰期,基地还要聘请临时工数十名。村民朱孝连平时在基地参与维护工作,她说,“一天能挣1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进入夏季后,基地蔬菜采收完毕,换种花卉绿植。朱志庚 摄
何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静表示,镇里正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鱼菜共生”等生态种植模式,并依托家庭农场和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在休闲观光、科技体验、艺术创作等多方面的功能。未来,该镇将继续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