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高铁站台是否应该全面禁烟”的新闻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这场争论的源头,其实是由一起看似不相干的事件点燃的——广州东站悄然下架了泡面。
图源:微博
当时就有不少网友直言:“泡面味道再大,也比不过站台上的二手烟难闻”。后来有女生发视频举报站台工作人员抽烟,进一步让话题发酵,直接将“站台吸烟”问题送上了热搜。
面对汹涌舆情,12306客服人员公开回应称:“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目前并无禁烟规定,车站通常会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及灭烟设施”。这一回应看似合法合理,但网友却十分不爽,纷纷指责回避核心问题,缺乏管理诚意。
图源:微博
事实上,高铁近期的舆论已经发酵得够久了。从广州东站禁售泡面开始,“高铁去泡面化”在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
有人觉得泡面气味大,在车厢里吃确实影响别人;但更多人吐槽,禁泡面可以,倒是把盒饭价格降下来呀,几十块一份的盒饭,谁舍得吃?现在倒好,禁了泡面,有的车站反倒摆上了榴莲、螺蛳粉这些气味更大的,这也太双标了...
更让人费解的是,一边对吃泡面的乘客快速出手,声称为了改善环境;另一边却对站台吸烟视若无睹,明明广播里反复喊着“请勿吸烟”,甚至工作人员都带头抽烟。这就让人搞不懂了:到底是公共环境优先,还是在搞选择性管理?
或许网友们对二手烟早就已经受够了,才导致这话题从一开始的“泡面”的争议,偏移到“公众健康”的公共议题。而回应所谓的专门吸烟区和灭烟设施,很多网友表示:“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见过有人管。”
小雷翻看相关话题底下的评论,建议禁言的评论呼声最高,点赞最多。如果要想看反对的评论,则需要拉到评论区底部。
支持全面禁烟的网友认为,站台属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不仅影响他人健康,也存在安全隐患;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一刀切根本不现实”,建议安排合理的措施,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图源:微博
往深了说,这些争议还交织着对高铁餐饮价格与服务的不满。
在小雷看来,无论是泡面去留还是站台吸烟,讨论的实质是如何在公共空间寻求双赢的办法——既要保障非吸烟者拒绝二手烟的权利,也要考虑吸烟者的实际需求;既追求乘车环境整洁舒适,也要兼顾旅客,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与基本温饱需求。
真正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是简单禁止或放任,而应建立在科学调研、精细管理和灵活响应之上。
比如站台吸烟问题,与其陷入“全面禁止”或“全面允许”的对立,不如优化吸烟区设置与管理,明确标识、加强通风和保洁。既有效区隔烟雾影响,也避免旅客因找吸烟点而误车或聚集拥堵。餐饮供应方面,可引入更多平价健康的食品选项,设置快速就餐区,从源头减少气味干扰和旅客不满。
图源:微博
其实解决办法也很多,纵观国际,日本新干线部分车站设置高性能换气吸烟亭,欧洲一些火车站采取室内全面禁烟、室外指定区域允许吸烟的政策,这些做法或许值得我们结合国情参考。
说到底,高铁服务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时速和硬件上,更应体现在管理智慧与人文关怀中。公共服务在追求高端化时,更应守住公平底线。或许,大家期待的不只是一两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毕竟,每一个人都值得在一次旅途之中,被尊重、被照顾。让旅客带着尊严和温饱抵达,才是铁路服务的初心,千万别让“选择性管理”凉了人心。
话说,大家是怎么看待高铁站台禁烟的?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