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军队采购网一纸公告,将中建三局推上风口浪尖。这家建筑巨头,因“履约不当”等违规行为,被军方给予书面警告处理。
这已经不是中建三局第一次被军方处罚,2024年4月,中建三局就因“涉嫌违规失信”在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中被无限期拉黑处理!
注意军方措辞,此次暂停生效范围为:全军。
而就在近期,中建二局也受到了类似处罚,根据同一时间军队采购网发布的《处理公告概要》,中国二局涉嫌“围标串标、违规转包”,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在“调查期间拒不承认、不配合核查”。
所以,这才有了自2025年5月27日起,被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资格的重罚。
中建三局与军队采购体系的纠纷始于2024年。当年4月26日,军队采购网发布公告,指出中建三局在参加某部多个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采购活动中,“涉嫌存在违规失信行为”,为后续的一系列处罚埋下伏笔,但具体理由尚未明确指出,有可能是涉及施工质量标准、进度延误或程序合规性问题。
而二局本次的处罚则明确给出了具体理由,“围标串标” 通过不正当协作垄断市场,严重破坏招投标公平,既损害同行权益,又可能推高成本、威胁工程质量;“违规转包” 则随意转移责任,暴露项目管理粗放,易引发安全与质量风险,危害显著。
更值得警惕的是企业应对调查的态度:“拒不承认” 与 “消极抵触”,既反映出对合规经营的认知匮乏和对监管权威的敬畏缺失,也暴露了责任担当的不足 —— 不愿正视错误、无意主动整改,进一步放大了违规影响。
军队采购系统对供应商向来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和 “零容忍” 态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会立即依法依规采取相应处罚措施,以维护采购活动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处罚决定已对中建工程局的业务产生直接冲击。
2024 年 5 月,空军军医大学门诊楼改造工程结果变更公示显示,因中建三局 “在军队采购活动中涉嫌存在违规失信行为”,其原本的中标资格已被取消。
此次中建二局、三局被军队采购网通报处罚的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部分建筑央企在经营管理和内部合规体系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事实上,中建工程局的违规记录并非孤立事件。天眼查数据显示,仅三局就曾受到110次行政处罚,另有19次历史行政处罚记录。
2025年8月12日,中建三局因“未按规定开设或者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被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海棠分局罚款8.75万元。8月5日,该公司还因“项目经理擅自离岗”,被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罚款1万元。7月4日,中建三局被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243万元。
作为国内核心工程局,中建各局原本承接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被军方“拉黑”不仅影响其参与国防工程和军事基建的资格,还可能波及政府采购信用评级。目前,其民用业务暂未受到直接影响。但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被军方连续处罚,无疑给所有央企敲响了警钟。对于中建工程局这样的巨头来说,恢复信誉之路可能比建造任何高楼大厦都更加艰难。
来源:投拓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