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或许是全世界强奸案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有机构统计称每20分钟就发生一起,只是绝大多数都没有报道出来,而被报道出来的通常都是十分“奇葩”的事件。比如据《扬子晚报》援引瑞士媒体8月22日的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一名印度男子在瑞士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竟然对邻座的15岁少女于万米高空中实施了强奸行为。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的愤怒和谴责,瑞士比拉赫地区法院19日判处这名印度男子18个月缓刑,同时禁止他进入瑞士5年,终身禁止从事涉及定期接触未成年人的活动,并需支付诉讼费用。
事情发生在今年3月,一名44岁的印度商人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印度孟买飞往瑞士苏黎世,飞行时间要超过9小时。当时他身边的乘客是一名15岁的少女,商人先是和她搭讪 ,后来小女孩用毯子盖住头部和上半身睡觉,这名印度商人就对其进行了强奸。虽然女孩当时就被惊醒,但因为极度震惊和害怕,在过程中也就没有做出口头或身体反应。
但这名女孩在事后通知了一名机组人员。机组方面立刻将她从那名印度商人身边移开,由工作人员照顾。一名机组人员被指派在飞行的剩余时间里监视此男子。瑞士航空公司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证实。
飞机在苏黎世机场降落后,这名印度商人立即被捕。他起初否认了事实,后来却又供认不讳,表示“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承认女孩没有同意,并且知道她年龄很小,只是声称自己“没忍住” 。
该案件判决后,引起了诸多法律专家和儿童保护倡导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对该男子量刑过轻,难以起到震慑犯罪的作用。尽管法官称判决结果“完全适当”,但公众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这样的判决对受害者不公,也无法给予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发大家的怒火,不仅仅因为其发生在国际航班上,更因为它再次将印度国内严峻的强奸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据印度国家犯罪登记局(NCRB)的数据,印度每年报告数万起强奸案件,然而由于污名化和害怕报复,实际强奸率可能更高,很多受害人不敢报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印度男人对强奸、性侵之类的事情如此漠视,此类犯罪为何屡禁不止呢?
从社会层面来看,印度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是罪魁祸首之一。在印度的传统观念里,女性地位低下,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这种不平等的性别观念使得部分男性对女性缺乏基本的尊重,将女性物化,认为可以随意侵犯。
印度的一些地区甚至存在“荣誉谋杀”的现象,如果女性被强奸,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会被认为给家族蒙羞,这就导致很多受害者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变相纵容了犯罪行为。
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视。印度有着复杂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其中一些内容被错误解读,为强奸文化提供了滋生土壤。例如,一些教派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对性的过度描绘,被部分人曲解为纵欲的许可。
在印度教经典《摩奴法典》中,“女性终生需受男性监护”等规定,也强化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欲。加之印度社会对性话题长期的避讳和封闭,导致性教育严重缺失,很多人对性健康和性尊重缺乏正确认知,这无疑为性犯罪埋下了隐患。
法律和执法层面的漏洞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印度有相关的法律来惩处强奸犯,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率低下、腐败等问题严重。印度司法系统案件积压严重,一个强奸案从报案到审判可能要经历数年时间,漫长的司法程序让受害者身心俱疲,也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一些警察甚至会向受害者索贿,或者因为证据不足等理由对案件敷衍了事,使得强奸犯逍遥法外,法律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印度强奸案频发的重要原因。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较大,部分地区贫困问题严重。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教育、就业机会匮乏,这使得一些人心理失衡,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对于女性来说,经济上的不独立让她们在面对侵害时更加无助,缺乏反抗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这起发生在飞机上的强奸案只是印度强奸问题的一个缩影。要想彻底解决这一社会顽疾,印度政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改善执法环境,完善法律体系,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印度女性真正生活在一个安全、公正的社会环境中。
消息来源:《扬子晚报》8月22日报道《印度男子飞瑞士航班上强奸15岁女孩,在瑞士获缓刑》
美媒称中国正研发的战机型号与数量都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美国已跟不上节奏
法媒竞相报道:阵风刚击落了F35和F18,此前还击落过F22!却不提印巴空战
印度试射烈火-5导弹,速度达24马赫,射程覆盖我国北方!打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