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在通州张家湾镇垡头村,报账员用桌面版智能终端扫描完最后一张原始凭证,系统瞬间完成自动记账并同步至“通州农经监管”平台。这一“丝滑”的操作背后,是张家湾镇以数智化财务机器人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作为通州区首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数智化财务机器人试点乡镇,张家湾镇通过科技赋能推动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实现全镇域智能化财务核算,为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张家湾镇启动数智化财务机器人试点,首批覆盖垡头、柳营等5个行政村,同年11月扩大至13个村,2025年1月实现全镇57个行政村全覆盖。
截至2025年3月,财务机器人累计处理4500余笔经济行为,记账准确率从2024年9月的92%稳步提升至2025年3月的99.7%。效率提升尤为明显,单村每月30-50笔业务,人工核算需数天完成,机器人仅用1-2小时即可办结,每村每月操作时间约30分钟。
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凭证核对、数据录入等工作后,每名会计可管理的村数从3-4个增至6-8个,显著降低人力成本。
编辑 张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