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公雪
初秋时节,走进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的山东巴夫绿色循环农业与生物产业示范园,50座生态大棚静静矗立。在这里,先进微生态技术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以“菜—猪—沼—能—肥”五要素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生态堡垒。它们不只是生产单元,更是一个个完整而精密的农业生态系统。
驱动这座“五位一体”生态大棚高效运转的,正是一支看不见的“微生物军团”——园区自主研发的微生态制剂。这些肉眼难以察觉的优势菌种,成为激活整个绿色循环系统的核心密码。它们跨越农业、环境、能源等多领域的边界,构建出覆盖动植物健康、土壤改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全链条的产品矩阵,真正实现了“以菌促产、以菌带链、以菌生态”的循环农业新模式。
示范园种植区内,农作物长势喜人。宁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示范园的种植区内,技术人员轻触屏幕,含有复合菌群的微生态制剂便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渗入土壤。“这些益生菌就像是‘土壤医生’,能够有效破解连作障碍、土传病害和土壤板结等问题,重建健康的土壤微生态平衡。”技术负责人王丽荣介绍。在微生态制剂的持续作用下,番茄种苗植株健壮、抗逆性增强,果实糖度和产量显著提升,为园区年产量达2亿株的“泰山红番茄”育苗工程奠定了坚实品质基础。
在微生物制剂的持续作用下,“泰山红番茄”植株健壮、抗逆性增强,结出的果实糖度高。宁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而在另一侧的养殖车间,生态黑猪正在享受由微生态制剂调配的“营养餐”。“过去依赖抗生素防控疾病,猪只长得慢,肉质也受影响。如今我们全面采用动物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显著增强黑猪免疫力。”养殖负责人杨大鹏说道。这种“无抗养殖”模式不仅将出栏时间缩短了近20%,还使猪肉肌内脂肪和胶原蛋白含量明显提高。以此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泰山黑猪肉肠,凭借“零防腐剂、零色素”的天然优势,迅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明星产品。
示范园食品加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人师傅正有条无紊地制作泰山黑猪肉肠。宁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土壤修复到种苗培育,从生态养殖到资源循环,微生态技术像一根银线,将种植与养殖两个板块无缝串联,使“五位一体”大棚真正成为园区绿色发展的“第一车间”。而园区配套建设的冷链仓储中心,则为菌剂保存、产品贮运提供全程低温保障,不仅服务自身生产,更为宁阳县及周边地区破解生鲜农产品保鲜难题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电商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通过线上平台,微生态技术培育出的优质农产品快速直达终端消费市场,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精准闭环。冷链与电商的协同,不仅降低了损耗,也更充分地释放了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
“我们下一步计划打造自然与农事教育基地,开展‘科技+农业’主题研学,让更多人走进生态大棚,亲眼见证微生物的神奇力量。”泰安巴夫巴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著然表示。园区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正持续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三链融合的产业生态,努力绘就“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乡村振兴图景。
宁阳县以微生态技术为引擎,持续整合“田间—车间—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书写“大农业、大生物、大健康”融合发展的新篇章。用小小的菌种,做成了大大的文章,不仅激活了农业绿色循环,更探索出了一条区域特色鲜明、科技赋能充分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而这,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