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彝良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技赋能升级、品牌战略塑造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天麻、竹子、花椒、特色养殖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作为彝良最亮眼的特色产业名片,天麻产业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2025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天麻种植5.63万亩,采挖鲜天麻1.71万亩,产量2444.3吨,综合产值25.63亿元。这棵生长在高山云雾间的“云端仙草”,凭借彝良独特的地理环境滋养和卓越的品质优势,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青睐。通过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彝良不断提升天麻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从优质种源培育到精深加工开发,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让天麻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的核心引擎。
百万亩竹产业在彝良县的山林间铺就了一条绿色富民路。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笋用竹基地101.15万亩,其中82.2万亩已进入稳定投产期。2025年上半年,预计采收春笋20.3万吨,实现产值18.27亿元;竹材产量2.65万吨,实现产值1720万元。为有力支撑竹产业发展,彝良已建成竹产业道路10公里、采笋道245公里,新建竹笋初制所7个,成功引进四川与美公司等龙头企业落户,正积极对接杭州所氏竹业、重庆嘉士德食品等企业深化合作,让这份绿色生态资源不断释放出可观的经济价值。竹产业已覆盖全县5.5万户22.5万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35万元,成为山区群众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花椒产业则在50万亩的规模化种植基础上不断提质增效,展现出独特的产业活力。通过科学补植补造稳定种植面积,实施0.35万亩花椒提质改造工程,开展3.5万余亩抚育管护作业,加之角奎街道拖脚村花椒产业节水灌溉项目等科技手段的全面助力,2025年全县50万亩花椒预计可采收花椒2.75万吨,产值达12.21亿元,4.7万户19.5万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的丰收红利,真正让山间的小花椒变成了农户手中的“致富果”。
在这些主导特色产业的引领带动下,彝良县的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优势日益凸显。肉牛产业上半年存栏量达5.94万头、出栏0.85万头,实现产值0.74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15.56万亩,辣椒种植3.8万亩,生猪、家禽养殖也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共同构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大产业矩阵。
如今的彝良,田野间粮食满仓,特色产业生机盎然,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下一步,彝良县将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与品牌建设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保障。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沈迅 通讯员 张琳)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