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清泉润乡村,共筑幸福梦—与儿街镇真龙地村农村饮用水工程侧记

   日期:2025-08-25 15:30:37     来源:霍山微生活    浏览:0    评论:0    

时值仲夏,群山环抱的真龙地村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与建筑工人的劳作声相互交织, 真龙地村农村饮用水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这个覆盖全村 29 个村民组的农村饮用水项目,不仅是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更是为村民送上的“民生甘露”和“希望之泉”。

告别“靠天吃水”,山区村落的用水困局。真龙地村,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村落,地形复杂,海拔落差显著,长期以来与县城集中供水网络无缘。村民们只能依赖山泉、浅井或小型蓄水设施取水,“靠天吃饭”是生活常态。每逢枯水季节或干旱年份,水源锐减,用水紧张成为不少家庭,尤其是留守老人和妇女的沉重负担,而水质安全也难以得到稳定保障。建设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饮用水供应系统,承载着村民们几代人的深切期盼。

“以前一到夏天就愁,洗个澡都得精打细算用水,更别提浇菜园子了。听说村里要建新水厂,通自来水,大家伙儿没有不高兴的!”一位正在施工现场围观的老伯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涓涓清流润万家,饮水工程的多元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全村所有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守护健康防线。通过建设标准化的小型水泵房、消毒及加压设施,以及铺设全新的输配水管网,对原水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有效消除水质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减少因饮水问题引发的疾病,守护村民,尤其是儿童和老人的健康。

解放劳动力。自来水入户,村民无需再为取水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特别是减轻了妇女的家务负担,释放出的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生产创收中,助力经济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稳定可靠的供水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项目建成后,将为村里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养殖业(如茶叶、果树、家禽养殖等)以及未来可能引入的小型加工厂提供必要的水源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增强抗旱韧性。新建的蓄水设施提升了水资源的调蓄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季节性干旱,确保在枯水期也能基本满足村民的生活用水需求,提升全村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

提升生活品质。通水是迈向现代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该项目将显著改善村民的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攻坚克难,铺就幸福水路的挑战与决心。然而,将清澈的泉水引入每一个家庭并非易事。山区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给项目实施带来了重重挑战。

施工条件艰苦。道路崎岖狭窄,大型机械进场困难重重,许多管沟开挖、管道铺设只能依赖人工搬运和小型机具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巨大。

技术要求严苛。山区岩石众多,土层情况复杂,管沟开挖难度大。铺设管道需翻山越岭、穿越沟壑,对管材质量、接口技术和施工工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管道承压、耐用且不渗漏成为关键难题。

协调任务艰巨。项目涉及 29 个村民组,管线绵长,不可避免地需要临时占用部分土地、山林,甚至需协调穿越个别村民的宅基地或院坝。村干部需反复上门,耐心细致地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补偿标准及长远利益,争取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支持,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资金与技术压力。尽管项目有上级资金支持,但山区建设成本远高于平原地区,可能存在资金缺口。同时,小型水泵房和消毒加压设施的运行维护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如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培养本地管护人员,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也是需要提前谋划的课题。

面对困难,真龙地村的干部、群众与施工方没有退缩。村“两委”班子带头协调,奔波于工地与农户之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让利、带头支持;村民们也展现出极大的理解与包容,积极投工投劳,为施工提供便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决心共同攻克这一难题。

目前,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部分村民组已开始入户管道的铺设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将沿着新铺设的管道,翻山越岭,欢快地流进每一个农家小院,滋润这片土地,也甜进每一位村民的心田。这不仅是水的联通,更是党心与民心的交融,是真龙地村迈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坚实一步。

信息来源:与儿街镇(吴朝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