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进怀远县百姓粮油有限公司刚刚完工的钢构生产车间,里面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扑面而来。最新购置的生产线旁,工人们各司其职,穿梭在机器之间巡检着每道程序,确保每一粒出厂的大米都符合国家标准,一袋袋代表着国家地理标志的“白莲坡贡米”在自动包装线上被密封好,等待着被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两年来,白莲坡镇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调结构、延链条、铸品牌,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质量体系、经营体系,引领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建设大基地 “望天田”变为“高产田”
该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近年来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全镇范围内的沟、渠、涵、路、闸、桥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全面建成12万亩高标准糯稻生产基地。
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白莲坡镇下大力气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推广优质糯稻品种,扩大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面积,主抓优质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生产等关键环节,强化技术集成,形成了一套适宜本区域的糯稻高产、优质、节本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提升“一控两减三基本”水平,实现糯稻种植规程标准化。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擦亮“大品牌” 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白莲坡镇致力改变农产品“有产品无品牌、有品质无溢价”的状况,提升农业效益。
坚持标准先行,筑牢品牌质量根基。全镇13万亩糯稻均位于“白莲坡贡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内,其中10万亩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实现“两品一标”认证全覆盖。
将质量优势、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不断擦亮农产品“金字招牌”,白莲坡镇正让越来越多的好的农产品卖上好价格。
做好“大加工” “外引内培”强龙头
运用工业产业链思维,白莲坡镇全力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附加值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推进优质高效。今年上半年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6个,并启动1.5亿元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精品示范村及渔业绿色循环项目,为“甲鱼之乡”品牌注入新动能。
培育壮大龙头,强化集群带动。该镇重点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形成了以白莲坡10里粮食加工区、吴桥糯稻专业加工区、叶湖糯稻绿色加工区等为主的3个加工集群。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签订全程服务协议。目前全镇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近7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省级3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240多家。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在稳定12.5万亩水稻种植(其中稻渔共生近3万亩)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水产。依托姚山村(甲鱼)、白莲坡村(黑鱼)两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甲鱼温室17万平方、外塘1200亩,年产商品甲鱼超万吨;黑鱼基地年产鱼苗900吨,渔业收入超5000万元。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推进产业链延伸,有效吸纳劳动力,带动集体经济稳步壮大。(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