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医脉,赓续仲景薪火,7月20日至8月20日,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医脉相承中医科普服务队沿着医圣张仲景的足迹,深入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和邓州市体育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把科普服务和诊室设在村民家门口,把八段锦带进青年夜校,用一场场义诊、一堂堂科普课,让中医药文化在医圣故里“活”起来、“火”起来。
乡村义诊:把诊室搬到百姓家门口
“余老师,我肩膀疼得抬不起来,您给看看!”服务队一到,村民们就在随队的中医教师余森豪桌前排起了长队。队长立刻带领队员们,为村民进行颈肩腰腿痛筛查,现场示范“颈椎操”“腰痛自我按摩法”。“大学生们,就是有本事,给我按完真管用!”饱受腰疼困扰的村民许大娘竖起了大拇指。据统计,活动期间服务队共为张寨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义诊服务300余人次,发放《夏季中医养生指南》等科普资料600余份,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深入人心。
“青年夜校”:掀起“最潮养生风”
夜幕降临,邓州市体育场篮球馆前广场变身“青年夜校”。8月15日至20日,服务队联合团市委连续开设6场“八段锦公益课”,吸引200余名青年报名学习。余森豪老师现场示范,并为学员讲解每一式背后的中医经络原理;同学们分组指导,纠正动作细节。“以前夜校都是学技能,第一次学养生功法,练了几天整个人都轻松了!”快递员小李练完一套动作,直呼“过瘾”。服务队录制了“八段锦跟练版”短视频,通过团市委公众号推送,线上浏览量突破1.2万次,让传统功法“圈粉”更多年轻人。
思政课堂:在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同学们,我们脚下的张寨村,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今天,我们不仅要用技术服务群众,更要坚持传承创新,树立文化自信。”每晚的总结会上,思政指导教师王进带领队员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展开讨论。在张仲景展览馆,师生们开展“医圣故里研学”微党课,从《伤寒杂病论》到现代中医药抗疫,从“国医大师唐祖宣的中医之路”到“历代名医的诊疗故事”,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同学们深刻体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前觉得‘文化自信’很抽象,现在看到村民排队体验推拿、青年们认真练八段锦,我明白了——传承,就是我们最好的专业实践。”2024级中医康复专业王蕾在研学日志中写下这样的感悟。
此次“三下乡”不是简单的送医送药,而是把中医药文化种进百姓心里,把大医精神融入青年血脉,打造了一个“高校—社区—政府机构”等多方共建,资源共享的中医药文化体验研学平台。未来,校团委将带领各级团组织联动校内外资源,进一步结合专业特性,组织更多形式丰富、内容扎实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以更昂扬的姿态,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来源:青春南科院 朱鑫岳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