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正值《人民日报》发表《象南海县那样把农村搞活变富》社论44周年之际,南海区召开农村改革专题学习会,学习贯彻省委关于激活改革、开放、 创新 “三大动力” 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十三届市委财经委第十二次会议精神,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校正思想、作风、行动偏差,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44年前,南海以农村改革闻名全国;44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再次以‘敢饮头啖汤’的勇气、‘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担当,推动南海农村改革再启新篇、再续辉煌!”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主持会议并讲话,回顾了南海农村改革辉煌历程,部署了新时代深化改革任务,号召全区上下汲取改革精神力量,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魄,在农村改革新征程上续写传奇。
南海区召开农村改革专题学习会,号召全区上下汲取改革精神力量,在农村改革新征程上续写传奇。孙景锋 摄
敢饮头啖汤
南海农村改革再结硕果
作为改革尖兵,农村改革一直是南海一张闪亮名片。改革开放47年来,南海始终把农村改革作为驱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
会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系统介绍了近年南海农村改革情况,全面展示土地整治、集体经济、文化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强调要弘扬“敢饮头啖汤”“先走一步”的优良传统,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
在土地整治领域,自2022年获批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以来,南海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全省首推地券、绿券、房券、金券“四券”政策,探索“三旧”改造集体建设用地改造权公开交易入市机制,首创“国有+集体”“出让+出租”“产业+社区”等混合开发模式,为土地连片集聚开发、高效集约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试点以来,南海土地整治成果丰硕,累计整治建设用地6.7万亩、农用地4.7万亩,开展生态修复22.3万亩,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超2.6万亩,整理连片产业用地近2.5万亩。秉持“把土地交到实业手上”的理念,近三年全区供应产业用地超1.9万亩,其中存量用地占比达75.4%,有力支撑招商引资连续3年突破千亿,为制造业当家筑牢根基。
近年南海土地整治成果丰硕,累计整治建设用地6.7万亩。戴嘉信 摄
近期,南海又推进了“无闲旺地”行动,推出291个项目、总面积约7050亩,通过停车场、堆货场、灯光夜市等形式盘活闲置土地,让“闲置地”变身带动发展的“聚宝盘”。
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南海主动探索多元创新路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区亿元村增至51个、占全市58.6%,19个相对薄弱村全部实现“摘帽”。“强村公司”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区共成立61家“强村公司”,带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创新“分润模式”,让村集体与企业共享发展红利,通过“租金+分成”、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打造36个“分润模式”项目。
股权投资的探索进一步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南海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直接投资金融产品、投资政府或企业项目、委托金融机构托管资产等方式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共富1号”集体资金托管项目试点规模1200万元,截至目前收益率近11%。
文化建设上,南海以“人文引领”战略赋能农村发展,依托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等品牌,引入21名“文产特派员”,推进51个文艺家驻村项目,丹灶罗行社区借“文产特派员”制度打造“罗行艺术墟”,“五一”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此外,南海还通过文化活动凝聚群体,里水赤山村通过组建多类文化团体,新市民参与度达三分之二,促进民心团结。
南海以“人文引领”战略赋能农村发展,成功打造了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等品牌。资料图片
基层治理上,南海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调动“自己家园自己建”的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共建,7300余名支委、社委纳入村级服务中心管理,2023年以来提留近60亿元支撑和美乡村建设。熟人社区创建实现289个村居全覆盖,成立359个议事平台等组织,培育7800名骨干,化解25万余件矛盾。同时,南海还动员多元力量参与农村治水、绿化等工作,建成约2.2万个美丽庭院、154个“名企百园”,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把改革进行到底
学者建言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新形态
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会上,五位企业代表、一线干部先后发言,分享扎根基层推动改革的实践体会与经验感悟。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以“从‘乡村沃土’走向‘数字智造’”为主题,分享了企业如何从乡镇集体企业到现代化上市集团的转型之路;广东花博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新则分享了企业如何通过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一批村居积极探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桂城叠北社区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分享了社区整合资源发展汽车产业新业态,敢饮“头啖汤”参与农村集体创新共富1号项目投资试点提升存量集体资金收益等经验做法;大沥凤池社区党委书记陈伟津则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凤池如何探索“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柔性治理模式,开辟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庄少伟作为长期见证和参与南海农村改革的“老兵”,回顾了南海农村改革的来时路,认为农村改革永远在路上,南海人敢闯敢试的精神不会丢。
现代农业成为南海的新名片。资料图片
作为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南海的探索实践一直以来得到全国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既是改革的观察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也为南海农村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会上,四位专家学者通过视频和现场发言,再次为南海农村改革鼓与呼。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几十年来一直密切关注南海农村改革的动向。他认为过去几十年南海农村改革坚持以农民为本位,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目的,以建立现代秩序为根基,走出了一条城乡共同富裕之路。展望未来,他建议南海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新形态,推进乡村和城镇更新,全域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牵引南海新一轮发展。
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林先扬表示,南海农村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其独特性在于最先行、最全面、最系统。迈入城乡融合的新发展阶段,他认为南海城市和农村、农村和产业之间是互融互促,双向奔赴的关系,在空间上要双向融合,把城市功能“分布式”植入农村;在产业上要双向嵌入,用新产业切片嵌入农村;在收益上要双向分润,通过“股权+分润+服务”收益的方式实现长期共享共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则从规划角度解读南海工业城市的转型之路,建议南海要善用规划工具,推动广佛同城,把南海的土地做到广州价值;展现区域视野,以大都市区思维建成区域级别的大节点;通过城市更新,整合零星土地,把集体建设用地做到国有土地的价值;做利益共同体,实现政府村庄共进,积极探索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城市的大愿景。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认为,南海的农村改革实践绝非一域一地的寻常变迁,而是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探索现代化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南海方案”与“南海智慧”。在理论层面,南海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理论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注脚。在制度层面,南海为全省全国输出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在实践层面,南海为经济发达地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探索了现实路径。“随着农村改革进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接下来南海要继续开展促进城乡融合的综合性改革。”
以改革创新为牵引,过去几十年南海持续推动城市化发展。廖明璨 摄
再造发展新优势
以六个“活”书写精彩“改革答卷”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作总结发言指出,此次学习会联系实际紧密、思想触及深刻,进一步坚定了全区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的信心决心,将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改革劲头、担当精神与创新思维,凝聚起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回顾南海农村改革历程,顾耀辉强调,这既是“敢为人先”的基因传承,更是“行稳致远”的智慧基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南海始终秉持“敢为天下先,善饮头啖汤”的精神,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入手、以土地破题,诞生“敲锣打鼓贺富”“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等改革佳话,跻身“广东四小虎”。
近年来以“百千万工程”和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牵引,南海连续多年以“新春第一会”擂响改革战鼓,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涉农改革,涌现文化赋能、“分六留四”“分润模式”等生动实践。可以说,四十多年来,南海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农村改革史,发展之路就是一条改革奋进路。
面向未来,顾耀辉明确,深化农村改革是“破局突围”的必由之路,更是“再造优势”的关键一招。尽管南海农村改革成效显著,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存,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顾耀辉提出要从六大方向发力:思想再搞活,打破思维定式,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农村改革项目,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土地再盘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无闲旺地”行动,加快新型城乡社区建设,让“沉睡土地”焕发生机;资金再用活,依托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推广“共富1号”等模式,落实“分六留四”政策,推动集体资金从“沉睡存量”变为“发展增量”;经营再灵活,打破“租赁经济”路径依赖,推广“分润模式”,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力争2027年培育70条“亿元村”;文化再放活,发展人文经济,守护乡愁古韵,推动“农业+文创”等新业态发展,打造文化品牌IP,以文化点燃乡村发展引擎;治理再激活,坚持“三引三管三提升”思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让政府“独角戏”变为全民“大合唱”。
在推进改革的方法路径上,顾耀辉强调,重在系统集成、精准发力,贵在全员参与、久久为功。要系统集成下好“一盘棋”,统筹整体与局部、蹄疾与步稳、上下与左右,确保改革协同高效;要靶向攻坚打好“组合拳”,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常规思维,抓实关键环节,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突破;要合力共为画好“同心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强改革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
顾耀辉最后号召,全区上下要推动南海农村改革再启新篇、再续辉煌,奋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探索新路、提供样本,向全区人民交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通讯员 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