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让更多农村老人被陪伴照亮

   日期:2025-08-27 13:02:46     来源:中工网    浏览:0    评论:0    

前不久,因在乡村卖货时与留守老人亲切互动而走红的李福贵,再次引发关注。这一次,她带着村里的46位老人走出大山,去河南郑州旅游。为了让大家安心出行,她为每位老人购买了保险,准备了救心丸等药品,还委托旅行社安排4名导游随行。

车窗里,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面孔;车窗外,是不断掠过的城市高楼与立交桥。老人们平均年龄七十多岁,大多是第一次看到地铁穿行、城市夜景。对他们而言,这趟旅程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难得的新鲜体验。有大爷笑称,这回出去旅游打扮得比结婚那天还要整齐。那份质朴的喜悦,令人动容。

为什么一次普通的旅行会被这么多人关注?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样的机会,对这些老人来说太稀缺了。平日里,他们守着家门,最远的路就是赶个集,日常就是种地、做饭、含饴弄孙。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留守老人日子寡淡,更别提出门旅游。去一趟省会城市,对他们而言,就像过节一样高兴。

李福贵的细心,更让这趟旅程多了几分温情。她知道老人身体状况不佳,提前备药;怕老人担心花钱,就全程自掏腰包。老人们在她的安排下,笑得像孩子一样。

然而,这件事能“破圈”,并不仅仅因为李福贵的热心,而是因为其反映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如何让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村老人,有机会享受真正休闲的时光。现实中,由于乡村地处偏远、子女外出打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等,不少老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和孤独中度过晚年。而很多人说起“养老”,首先想到的是养老金够不够、医保能不能报销,却很少有人关心,老人除了日常起居,是不是也能有点别的乐子。事实上,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同样是老年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些老人透过车窗张望城市的眼神,不只是出于好奇,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李福贵的善举,为农村老人打开了一扇窗。但要让农村老人的生活真正丰富起来,光靠个人力量还远远不够,社会还需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在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之外,为他们提供文化、心理、社交服务。比如,推动更多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到乡村,鼓励基层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在提供农村养老服务时,不仅要关注老人吃穿住行,也要兼顾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帮助老人学习使用互联网,让他们拥有更多交流与获取信息的渠道。

大巴车终会开回大山。但愿这趟旅程不是短暂的惊喜,而是让更多人意识到,农村老人需要更多的陪伴与关注。(李丹迪)

来源:农民日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