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新疆农科院获悉:25日,“新疆苜蓿基于喷灌机的移动滴灌技术研究与示范”交流研讨会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智慧节水技术与装备试验基地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农业节水领域的专家对移动滴灌技术进行交流研讨总结,宣告新疆首个跨学科农业节水试验基地完成建设,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实效。
自治区农科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丁峰介绍,该基地坐落于自治区农科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占地面积75亩。基地主要针对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致力于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以农田智慧节水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试验及示范为主方向,依托“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与区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跨学科、跨专业的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团队。
“基地的科研工作将围绕新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突破水肥一体化‘精准监测、精准决策和精准执行’的技术卡点。”自治区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特聘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严海军介绍,基地将集中展示大型喷灌机、移动滴灌、膜下滴灌、地下滴灌、微喷灌等多种灌溉方式,并对不同灌溉方式涉及的装备、技术等进行性能测试与指标测定,积累相关试验数据,为不同学科间开展农业节水领域协同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基地筹建以来,得到了国内农业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广泛关注,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10余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30余名专家,多次到基地实地考察,就科研合作事宜展开洽谈。自治区农科院科研人员将进一步整合疆内外科研资源,推进节水农业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力争将该基地打造成自治区级节水工程中心。(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