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布丁
人均4万的旅游专列,吃的却是盒饭?
据极目新闻,近日有吉林网友发视频称,全家26人花费96万元乘坐了7月10日发车的“熊猫专列·安逸号”进疆旅游,但在行程中发现列车提供的实际餐食与四川某旅行社介绍的精美餐食不符。
旅行社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视频中所展示的精美餐食实为列车发布会等场合使用的摆拍道具,并非旅客实际用餐。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熊猫专列”为旅客提供全程餐饮服务,包括列车餐和落地餐。其中列车餐又分盒餐和桌餐,除最低档位房型外,其它房型旅客都能享受桌餐服务。
从工作人员提供的照片看,盒餐也即盒饭,是四菜一汤,桌餐是五菜一汤加水果,一半以上是荤菜。和高铁上被吐槽又贵又难吃的盒饭相比,光看照片,熊猫列车的盒饭和桌餐都算不错了。但人均近4万的旅游产品,搭配这样标准的饭菜合适吗?
1
资料显示,“熊猫专列”是由中国铁路成都局打造的高端精品旅游列车,有“成都号”“安逸号”“什邡号”等车型,目的地既有四川省内的峨眉、西昌、攀枝花等地,也有临近的贵州、云南和甘肃,还有广东、内蒙古、东北和新疆等远程线路。
(熊猫专列宣传图)
“安逸号”于2021年3月投入运营,今年5月完成升级改造后,推出了15日全疆游线路。列车有四种房型,分别为熊猫归阁、熊猫雅舍、熊猫雅居和熊猫悦府。7月10日出发的线路,四种房型上铺价格分别为17980元/人、28980元/人、34980元/人和68980元/人,下铺价格均多出1000元(双人间的熊猫悦府除外)。
上述吉林网友一家订的,应该是熊猫雅居房型,属于次高档了。工作人员展示的饭菜,只能说是普通饭店标准,市场价一顿最多200元。总价近4万,15天算下来人均一天2400多,吃这么普通的菜,很难说物有所值。
有人说,这两年新疆旅游爆火,暑期又是旺季,机票、酒店、餐饮等价格水涨船高,15天花费不低。熊猫专列基本涵盖所有费用,包括景点门票、接送大巴等,往返点到点,省去了自己开车或全程大巴的舟车劳顿之苦。
但相比高昂的票价,目前的饭菜标准仍显寒酸了点。15天人均近4万,同样是暑期,去欧洲坐个邮轮绰绰有余,吃的大龙虾、喝的葡萄酒,档次比这高多了。在新疆游玩,找个靠谱的旅行社,花这个钱人家能把你“宠”上天。
有网友吐槽专列上隐性消费无处不在,比如打麻将要一两百一小时。除了餐食不符外,还有人吐槽行程设计得过于特种兵,每天七点多离开列车去逛景点,晚上十点十一点才坐大巴回来。要知道,这类旅游专列的一大目标客户是老人和家庭出行,主打一个轻松休闲,行程安排这么紧,老人小孩吃得消吗?有网友就留言说,不建议带12岁以下小孩坐熊猫专列。
相比之下,国外的高端列车旅游产品,要成熟很多。
(日本的“四季岛”列车车厢)
2
以日本为例,特色旅游列车已经成了一张名片,每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打卡。比如和歌山著名的小玉电车,以猫为“站长”,四趟电车每列都有不同的主题,列车外装和内饰全是各种猫元素,硬是把一条因客流稀少面临停运的电车线路,发展成了全世界“猫奴”都想打卡的网红景点,给和歌山带来了大量国际客流。
还有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飞机和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铁路运营成本很高。澳洲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为此打造了多条旅游专列,比如横穿澳大利亚内陆、往返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和南澳首府阿德莱德的“甘号”列车(The Ghan),以及从东海岸悉尼到西海岸珀斯的印度洋-太平洋号列车(The Indian Pacific)等,同样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
这些旅游专列定价大多都很高,像日本的“四季岛”列车(东京上野往返北海道),4天3晚行程要1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3万);澳大利亚的“甘号”列车,从阿德莱德到达尔文的3天2晚行程,要3999澳元(约合人民币1.85万)。
但一分钱一分货,“四季岛”列车车厢是法拉利超跑设计师的作品,10节车厢只搭载34名客人,主厨是米其林一星大厨,地毯则出自知名设计师隈研吾之手,车内各种摆饰都大有来头,整个列车主打一个奢华。“甘号”列车最大的卖点是澳洲中部广袤的地貌,以及徒步、游船等各种户外活动。毕竟这些地方交通极其不便,自驾风险很高。
我国“熊猫列车”之类的旅游专列,至少目前看,很难在体验上给人独特和奢华感。就说价格最低的熊猫归阁吧,看图片很像是原来硬卧车厢改造的,四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包厢内,会比住宾馆更舒服?这些造价昂贵的旅游专列,运营上也存在很大问题——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怎么办,停着不开么?
3
地方文旅部门和铁路局联合发展旅游专列,这几年似乎成了一种趋势。在12306上搜索“旅游专列”,能找到各地推出的各种价位的产品,有相邻两地往返的单程车票,也有三五日的短途之旅,更多是以新疆为目的地的10天以上的长途旅行,价格不菲。
随着高铁的普及,绿皮火车逐渐退出市场。把绿皮火车改造成旅游专列,既是对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铁路部门差异化服务的一种探索。但改造火车的代价很高,“安逸号”的总造价高达3300万,再加上人员和维护费用,定价不可能低。
问题是,卖这么高的价,包括餐饮在内的服务就得达到相应水平,让游客觉得值。宣传片里的道具餐是能在短期内把人吸引过来,但口碑一旦损坏,要想其他人买单就难了。
有一说一,我国旅游专列发展时间不长,有瑕疵很正常。希望地方铁路局和文旅部门,能好好认识到各方面的不足,让高价匹配上高标准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形成良性循环。